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21:27: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3.2 既有地下管线探测的范围应不小于穿越路由两侧5m,并查明既有地下管线的性质、类型及所在的地下空间位置。
4.3.3 既有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选用仪器(物探方法)探测时,可参照本规程附录D。
4.3.4 既有地下管线的探测应符合《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的规定。
4.3.5 既有地下管线探测后,应通过地面标志物、检查井、闸门井、人孔、手孔等进行复核。
4.4 定向钻穿越路由勘察
4.4.1 定向钻穿越路由勘察应先进行初步勘察,以判断路由的可行性,最后确定穿越路由。
4.4.2 沿穿越路由绘制施工断面图。
4.4.3 穿越路由应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并明确起、止点位置及长度。
4.4.4 穿越路由勘察应遵循下列原则:
1 输送可燃性介质管线应远离车站、桥梁及重要构筑物; 2 穿越河流宜选择在河段顺直、水流平缓、河床和坡岸稳定、两岸有足够施工场地的有利位置;
3 应避开高压电塔、电站、变电站等高压危险区; 4 应避开不良地质和不利于施工的地形、地貌; 5 保护生态环境,少占农田、绿地等。
5 工程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定向钻铺管工程一般情况下宜按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和图件设计。
5.1.2 对重大的、技术复杂的穿越工程应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管线的使用功能和建设方意见,优化设计方案。
5.1.3 定向钻铺管施工图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项目、地点、内容、主要工程量、计划施工周期; 2 既有地下管线; 3 施工方法、技术工艺; 4 施工机具及材料; 5 检验及验收标准。
5.1.4 设计文件应提交施工图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1.5 设计变更应填写设计变更通知书及变更内容,并经原审图机构审查确认后方可继续实施。
5.2 管材
5.2.1 定向钻铺设钢管应具有足够强度、韧性、良好的焊接性能和抗腐蚀能力。
5.2.2 采用泥浆扩孔回拉的钢管,其壁厚应根据埋深、回拉长度和土层条件等确定,钢管最小壁厚可按表5.2.2选用。
表5.2.2 定向钻铺设常用钢管的最小壁厚表 管径(D)mm 管壁厚(T)mm ≤168 6 168~273 6~8 273~426 8~10 426~630 10~12 630~1000 D/T<50 经验公式 注:管径大于630mm,小于1000mm的钢管设计的壁厚由计算确定。
5.2.3 定向钻铺设PE管的主要设计标准应满足在给定压力条件下的流量要求和铺设过程中的荷载(摩擦力、弯曲应力、浮力、水动力、张应力等)作用的总应力以及回拉力的要求。PE80、PE100管材公称压力SDR值应按表5.2.3选用。
表5.2.3 PE80、PE100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标准尺寸
标准尺寸比 SDR33 SDR26 / 0.60 SDR21 0.60 0.80 SDR17 0.80 1.00 SDR13.6 1.00 1.25 SDR11 1.25 1.60 公称压PE80 0.40 力(Mpa) PE100 / 注:SDR指管径与壁厚的比值
5.2.4 PE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2.4的要求。
表5.2.4 PE管材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1 2 3 物理力学性能 断裂伸长率(%) 纵面回缩率(110℃)% 氧化诱导时间(200℃)min 耐候性(管材累计接受≥3.5GJ/m2 老化能量后) 静液压强度(环向压力)Mpa 质量(g/cm3) 80℃静液压强度(165h) 断裂伸长率% 氧化诱导时间(200℃)min 20℃ 1h 80℃ 170h / 要求 ≥350 ≤3 ≥20 不破裂不渗透 ≥350 ≥10 11.80 3.90 ≥0.93 4 5 6
5.3 导向孔轨迹设计
5.3.1 定向钻导向孔轨迹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钻孔类型和轨迹形式; 2 选择造斜点;
3 确定曲线段的曲率半径; 4 计算各孔段钻孔轨迹参数。
5.3.2 定向钻导向孔轨迹宜由斜直线段、曲线段、水平直线段等组成。其设计应根据生产管线技术要求、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机械等进行轨迹综合组合。
5.3.3 定向钻导向孔轨迹设计可采用作图法或计算法确定。
1 作图法:入、出土角和曲线段的确定可按图5.3.3进行。
第二曲线段L3直线段L2R 2第一曲线段L1R1ɑ2 ɑ1 图5.3.3 一般形式的导向孔轨迹设计图
图中:α1——入土角 α2——出土角 A——入土点 D——出土点
B——第一曲线段和直线段轨迹变化点 C——直线段和第二曲线段轨迹变化点
h——轨迹(铺管)深度
L1+ L2+L3——定向钻铺管水平长度
2 计算法:入、出口角和曲线段的计算可按本规程图5.3.3及下列公式计算。
L1=h(2R1-h)
?1=2arctg
h
2R1?hL3=h(2R2-h)
?2=2arctg
h
2R2?h5.3.4 入土角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入土角应根据机具设备性能确定; 2 入土角应根据施工场地条件确定;
3 入土角应根据穿越路由上既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分布情况确定;
4 入土角(点)距穿越障碍物起点的距离应能完成造斜段的钻进;
5 入土角(点)应能达到铺管深度要求; 6 入土角宜为80~200。
5.3.5 出土角应根据定向钻铺设管线类型、材质、管径确定:
1 小直径钢管的出土角宜为00~150;
2 铺设较大管径的钢管第二曲线段轨迹变化点C,宜选择在下管工作坑内。在场地条件满足情况下,第二曲线段应在下管工作坑内,可按图5.3.5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