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11:48: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 案 首 页
课 程 名 称 审计学
教学内容: 审计抽样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审计抽样的含义、适用范围及种类,理解审计抽样的基
本流程,理解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掌握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掌握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使用。
教学要点:审计抽样方法及其运用
教 案 续 页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1、审计抽样概述 基 本 内 容 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与适用范围 (1)审计抽样的含义: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先对特定审计对象总体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审查,然后以其审查结果来推断该总体正确性的方法。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将其定义为: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抽样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 1. 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2.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 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2)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 1.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如果注册会计师在了解控制的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的同时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则可能设计审计抽样,但此时审计抽样仅适用于控制测试。 2. 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3. 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在实质性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或对某些金额做出独立估计(如陈旧存货的价值)。但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一)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根据抽样决策依据的不同,审计抽样可以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1)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① 随机选取样本项目;
② 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统计抽样的种类: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统计抽样的优点:① 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这也是与非统计抽样最重要的区别;② 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取证据的充分性,以及定量评价样本结果。 统计抽样的缺点: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 (2)非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包括任意抽样和判断抽样两种。 任意抽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对象总体中任意(不是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 判断抽样:又称重点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程度、审计的目的和任务等实际情况,凭借其实际经验和主观判断来抽取样本,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 (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1)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风险。通常,抽样风险可分为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和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1.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控制测试是指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依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 2.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细节测试是对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要关注的是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 (2)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任何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原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即使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也可能仍未能发现重大错报或控制失效。在审计过程中,典型的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2. 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4. 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5. 其他原因。 (三)审计抽样的基本流程 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样本设计阶段,旨在根据测试的目标和抽样总体,制定选取样本的计划。 (2)选取样本阶段,旨在按照适当的方法从相应的抽样总体中选取所需的样本,并对其实施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误差。 (3)评价样本结果阶段,旨在根据对误差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将样
2、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本结果推断至总体,形成对总体的结论。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在控制测试中使用抽样审计可以分为样本设计、选取样本和评价样本结果三个阶段 一、样本设计阶段 (1)确定测试目标 如果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定性评价可以分为最高、高、中等和低四个层次,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初步评估控制运行有效性在中等或以上水平时,才能实施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必须首先针对某项认定详细了解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之后,方可确定从那些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 (2)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 1.定义总体:应当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2.定义抽样单元:定义的抽样单元应与审计测试目标相适应。 (3)定义偏差 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对内部控制的理解,确定哪些特征能够显示被测试控制的运行情况,然后据此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4)定义测试期间 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与控制策在剩余期间发生的所有重大变化的性质和程度有关的证据,包括其人员的变化。如果发生了重大变化,注册会计师应修正其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并考虑对变化后的控制进行测试。注册会计师也可以考虑对剩余期间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或细节测试。 二、选取样本阶段 (一)确定样本规模 (1)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如下: 1.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2. 可容忍偏差率。 3. 预计总体偏差率。 (2)样本规模的确定 注册会计师根据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选择相应的抽样规模表,然后在预计总体偏差率栏找到适当的比率,确定与可容忍偏差率对应的列,可容忍偏差率所在列与预计总体偏差率所在之行的交点就是所需的样本规模。 (二)选取样本 在控制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方法时,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以产生随机样本: (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 使用随机数选样需以总体中的每一项目都有不同的编号为前提。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也可以使用随机数表获取所需的随机数。 应用随机数表选样的步骤如下: 1. 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建立总体中的项目与表中数字的一一对应关系。 2. 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