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北大附中河南分校2014届高三最后一次冲刺(猜题卷)文综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2:39: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①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③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④ 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李克强总理在回答有关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问题时表示,要把错装在政府身

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① 是发挥市场调节决定性作用的要求 ② 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 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 要更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并由全国人大代表表决,最后以赞成2504

票,反对293票,弃权102票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这表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务院之间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的审议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6.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相信

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和温暖送到群众中去,架起与人民的连心桥。这充分说明党和政府

①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依法行政,推动国家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③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④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1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3年10月22日发表《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白皮书指

出,在西藏自治区,2012年经过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的34244名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31901名,占93%以上。目前,在全国人大代表中,西藏自治区有20名代表,其中12名为藏族公民。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44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25名。这表明

①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大代表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中占有绝对多数 ②民族团结原则为西藏各界人士在政治生活中充分表达意见提供了保障 ③民族平等原则在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④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8.党的十八大要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凸显了伟大民族

复兴的决心和蓝图。我们能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原因有 ①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

第 1 页 共 7 页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③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的宝贵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清朝有一首钓鱼歌诀:“钓鱼钓鱼,心神专一。春钓浅滩,夏钓树荫,秋钓坑潭,冬钓朝阳。

春钓深,冬钓清,夏池秋水黑阴阴。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深水钓鱼,浅水钓渊,雨季鱼靠边……\这强调了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要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条件

C.事物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本质的、必然的 D.认识对象是具体的,真理是抽象的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

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调整是因为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

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如果你认真观察过螃蟹,就会发现:篓子里面放上一群螃蟹,就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

爬不出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最后没有一只能爬出去的。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中获得的辩证唯物论启示是

①遵循管理规律,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 ②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3.当前我国改革到了攻坚时期、爬坡时期,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利益。所以,李克强总理多

次强调,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推进改革,要迎难而上,绝不能瞻前顾后,畏惧不前。这启示我们要 ①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③果断抓住时机,以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④深化改革,积极调整经济基础中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部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8.(28分)2014年1月6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在合肥召开,会上指出,全省美好

乡村中心村布点规划已编制完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驱动美好乡村

科技创新是驱动美好乡村建设的支撑。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以生态宜居、兴业富民为目标,作出了科技创新驱动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创造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土地流转,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在科技驱动下,美好乡村建设将成为城乡联动的载体、生态文明的窗口。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现实经济意义。(8分)

[][]

第 2 页 共 7 页

[]

保护传统村落

安徽城乡建设一体化、城镇化加快了安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安徽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安徽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正慢慢被人遗忘,江南玉米之乡的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凝聚着安徽人勤劳勇敢、敢为人先的安徽精神,是安徽人精神坐标,也是维系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纽带。安徽各地在中心村建设上规划上注重传统村落保护,彰显多样的乡村自然文化特色。

(2)结合材料说明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享受美好乡村

美好安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安徽美,还要不断提升安徽人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3)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安徽人是如何享受美好乡村提升审美素养的?(8

分)

[]第 3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