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优势浅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22: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优势浅析

作者:李蕾蕾 张晓东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04期

摘要: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占有优势地位的地理位置以及政策等优势,但存在较为单一的贸易结构,并且总体经贸战略过程中,相应信息匮乏,资金匮乏,双方较为缺乏高层次科研合作等问题,一直是制约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基本建议。 关键词:对俄经贸;桥头堡;优势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从2005年中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到2011年中俄贸易总值再创新高,中俄不断展开各方面合作,贸易交往不断加强,而黑龙江以其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渊源,当仁不让的成为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在对俄贸易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2011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成绩达到189.9亿美元,比2008年的历史最高水平110.8亿美元,增加79.1亿美元。同比增长154%,超出全年计划目标70亿美元。其中对俄出口额达到43.5亿美元,对俄进口额达到146.4亿美元。尤其在对俄进口方面,同比增长359%,占全国自俄进口总额的36.2%。2011年的各项数据表明,对俄贸易已经完全走出了2009年金融危机的阴影。 一、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优势 1.占有优势地位的历史渊源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东北部城市,与俄罗斯接壤,自古以来,与其在各方面的接触较为频繁,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的进行着经贸,文化等各方面的交融。而近代交流更是越为广泛和深入,这对黑龙江省对俄的贸易交往优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占有优势地位的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其中含有界江2300余公里),水路交通以及陆路交通极为方便。而在政策和各方努力促使下,黑龙江省与俄已经建起了25个国家一类通商口岸。而以最大的通商口岸绥芬河口岸为例,其距离俄方最近的城市只有20余公里。更有17个口岸成为旅游口岸,更加促进了中俄两方的了解与交流,所以在地理位置上,黑龙江省作为对俄贸易的“桥头堡”的优势地位是得天独厚和不可动摇的。 3政策优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政府恢复了黑龙江省对俄(苏)贸易,又先后下发了各种有利于维护和发展中俄贸易的政策决定。从1991年的《关于进一步开放黑河 绥芬河 珲春 满洲里四个边境城市的通知》,到2011年年中的中俄绥芬河互市贸易区免税8000元的优惠政策,无不推动和促进着中俄双方贸易交流与发展,而黑龙江省以其独特的优势地位,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政策优惠。例如,前文提到黑龙江省与俄有25个通商口岸,而这些通商口岸随着中俄贸易交往的不断加深与升级,逐渐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以哈尔滨口岸,牡丹江口岸,绥芬河口岸,东宁县口岸等为基础的“中俄经贸带”,为黑龙江省对俄经济贸易合作提供了更广阔和深入交流的合作平台。而随着交流和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合作平台又会被不断的稳固,加深和升级。

二、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分析

贸易结构较为单一,层次较低,一直是制约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一大弊端,而随着近年来合作层次的不断升级与加固,更加巩固了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桥头堡”的贸易战略地位。贸易结构也随之不断升级,逐渐提高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度所占的比重。“哈洽会”“中俄友谊城”等更拓宽了高层次合作的内涵与宽度。

而在进出口贸易组成上,黑龙江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俄罗斯方面主要以原材料等资源出口为主。在政策,历史,地理等各方面优势作用下,随着高层次合作的不断展开,势必将对中俄贸易打开一个新的广阔领域,黑龙江省“桥头堡”作用将得以充分发挥。 除了对俄贸易的优势外,在两国贸易进程中,也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例如较为单一的贸易结构,很有限的销售渠道,国外经营人才资源匮乏,运费成本较高,导致总体成本过高,并且总体经贸战略过程中,相应信息匮乏,资金匮乏,“走出去”战略推进并不顺利。再加上双方较为缺乏高层次科研合作,黑龙江省全省科研开发型对外投资几乎为零,更是阻碍了两者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发展的实施建议

改善对俄贸易缺陷,最重要的是明确黑龙江省对俄在贸易过程中的定位,即“桥头堡”。“桥头堡”即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对俄贸易的“先锋军”,应该更充分的发挥各种优势,增加开发型科研型的高层次合作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并加速从劳动密集型输出向科技密集型输出的转变。例如哈尔滨电机厂的生产水平,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各方面对俄都有明显的优势,黑可利用优势,在市场现状和有利政策下合理布局,在对俄贸易中,为我方占据优势地位,充分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1.建立良好的贸易环境

应该加强双方的经贸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市场变动,优化贸易结构,参考市场需求,扩展高层次贸易合作与深加工产品出口。而我国政府对于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各种优惠政策应合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用,在中央和省政策的作用下,不断的改善对俄贸易环境,并对弱势产业企业予以帮助,进一步促进稳固经贸市场和结构。在对俄贸易中,现有的贸易渠道较少,不足于市场需求。而且当某些渠道意外受阻时,会极大影响对俄贸易正常运行。拓展贸易渠道便成为了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我方应加大对基础交通设施和道路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交通环境,已达到改善贸易环境的目的,进一步拓宽和发展贸易渠道。 2.改善经贸结构

在经贸结构上,主要应以各种优势产业,如机电类产品为主的前提下,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拓宽两国合作平台,平衡两国资源,互通有无,促进两国经贸发展。而我方要对市场匮乏的人才类型,加大培养力度,提高掌握经营类知识和外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数量,改善市场人才资源匮乏现状,有利于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两国贸易。 3.加大对通商口岸的开发力度

因地制宜,在充分了解各个一类通商口岸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保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每一个通商口岸,都制定出最适合该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发展策略,在宏观政策趋势下,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通商口岸的地理和贸易优势,为扩宽和发展“中俄经贸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创建有影响力的品牌

品牌影响力对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没有形成品牌,就无法充分的实现商品价值,早同类产品竞争中,容易处于劣势地位。故在创立,保持和发展民族品牌上,也应该加大力度和投入,最重要的是品牌观念的树立,以诚信为本,以共赢为目的。在政策优势和资金投入下,不断保持和发展品牌影响力,增强其在同产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促进我国经贸的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能源资源合作,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应经由专业人士予以分析定位,在对市场和合作有了充分长足的认识之后,在两国之间进一步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并与其他产业产生互补,最好形成一种产业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俄贸易。 参考文献:

[1]田刚,乔霞.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发展战略及其政策取向[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70-73.

[2]王桂兰,安兆祯.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建立“对俄企业+研究结构”模式[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10):15-18.

[3]马友君.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0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