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019年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3:57: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讨

关于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问题,不同经济理论的观点不尽相同。最早在古典经济时期,由于生产不能满足需求是那个时代的主要问题,所以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货币就像覆盖在实际经济活动之上的一层“面纱”,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仅对物价产生影响。在大萧条时期,生产远远大于需求,凯恩斯认为货币并非中性,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会通过利率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而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政策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无效。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扩张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增加会提高产出水平(至少短期内)和价格水平(长期)。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要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需要有以下条件。首先是整个经济的发展大体均衡,基本不存在产能过剩产业和产能不足产业;其次是整个经济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可以利用;第三是取得资源的前提条件是已获得货币;第四是有完善的金融市场机制和金融制度来提供货币。

二、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研讨

在正式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与利率传导机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之前,理解利率渠道和信用渠道的传导原理以及两者理论上的区别是必要的。

(一)利率传导渠道

利率传导渠道理论源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其传导模式为,货币供应量变动→利率变动→投资变动→社会总支出变动→社会总收入变动。当货币扩张时:

M↑-i↓-I↑-Y↑-C↑;反之,则会出现相反的传递效果。1937年希克斯提出经典的IS-LM模型,说明货币政策在增加国民收入上的效果取决于IS和LM这两条曲线的相对斜率。

IS-LM模型建立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之上,是对凯恩斯经典模式的一种修正和发展。

约翰?泰勒则以理性预期和价格粘性为假设,将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区分开,对传统的凯恩斯利率传导途径作了改进,演变为:M↓→SR↑→LR↑→I↓→Y↓,SR表示短期利率,LR表示长期利率。他认为金融市场价格是货币政策影响真实经济行为的关键内容,长期经济中工资和价格可以调整,真实GDP将回到正常水平。 (二)信用传导渠道

从微观主体上考察,银行信贷渠道是狭义的信贷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是广义的信贷渠道,两者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前者强调的是,央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可待资金的数量,进而影响其贷款规模;而后者则强调特定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状况,或者说是净值对于贷款可得性的影响。这两种渠道实质上是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银行信贷渠

道侧重于控制贷款供给量,资产负债表渠道侧重于贷款的具体投向,两者共同影响投资与产出。 1.银行信贷渠道

银行信贷渠道强调了银行的重要地位。当央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银行体系可用的准备金增多,可贷资金增加,信贷扩张,借款人随之追加投资,最终带来产出增加。这一过程可表示为:M↑-R↑-L↑-I↑-Y↑,反之,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使产出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信贷渠道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大企业。因为大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过高,从而银行贷款就成为其筹资的主要来源。 2.资产负债表渠道

信息的不对称性滋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银行更愿意向具有较高净值的企业提供贷款,因为较高的净值意味其贷款有较多的担保品作抵押,这就减少了逆向选择。同时,净值较高也意味着企业的所有者投入了较多的股本,降低了借款人为个人利益投资高风险项目的意愿,即降低了道德风险。 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例,资产负债表渠道可以表示为:M↑-i↓-NCF↑-Ps↑-H↓-L↑-I↑-Y↑。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净现金流量增加,从理论上看,利率下降会带来股价上升,资本价值提高。综合来说,净现金流量的增加和资本价值的提高使企业的净值增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趋向改善。企业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