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信息检索期末重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2:43: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信息检索考试提纲

一、【概念】

1、信息——广义:通过信号带来的消息就是信息。

——概念: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事物自身存在方式以及它们

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等运动状态的表达。

2、知识——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

3、文献——凡是记录有信息或知识的一切载体。

——具体而言,文献是指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作为记录手段,将信息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

——四个基本要素:知识内容、记录符号、记录手段、物质载体

4、情报——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所需要的激活了的、活化了的特殊知识或信息。 ——特征: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二、关系:P17 ①包含关系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载体,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情报来源于信息,信息包含了情报;文献包含于信息内 ②转化关系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载体,当文献中的知识信息传递给用户并为用户所利用时,就转化为情报。 ③交叉关系

情报虽多来自文献,但也可能来自口头和实物信息,所以情报与信息、文献存在交叉关系。 例如:感觉到天气的冷暖(信息) 知道是气候的变化引起了冷和热(知识)

收听天气预报得知气温变化了(文献)为了研究果树的生长规律而收集的气象资料(情报)

5、文献信息检索语言——用来描述文献特征和表达信息提问,沟通信息标引人员和信息检索者双方思想的一种人工语言。

6、检索工具——用来报道、存储和查找文献线索或全文的工具。

7、文献信息检索概念: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文献信息集合中,查处说需要特定文献信息的过程。

三、【文献类型的划分及判断】 1、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划分 P9 ①手写型信息资源

手写记录,包括泥板、羊皮纸、甲骨、卜辞、碑铭、竹简、绢帛以及后来的笔记。记录方式为人工抄写,包括手写稿、信件、日记、原始档案等。 ②印刷型信息资源

以纸张为载体,通过铅印、油印、胶印等手段。例如各种书刊。 占据空间大,不易管理保存。 ③缩微型信息资源

以印刷型文献为母本,以感光材料为载体。包括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缩微卡片。节省空间,保存时间长,不易损坏,但必须借助微缩阅读机,设备投资较大。 ④声像型信息资源

采用录音、录像、摄影、摄像等手段,将信息记录在光学材料、磁性材料上。例如磁带、磁盘、光盘、软盘等。存储密度高、直观、真切,尤其适于记录用文字、符号难以描述的复杂信息和自然现象,但是不能直接阅读,费用高。 ⑤机读型信息资源

以磁性材料为载体,以磁录技术为记录方式。以数字代码方式将信息存储到磁、光、电介质上。存储信息

1

密度高、存储速度快、读取速度快、原有记录可更改、易于实现资源共享、易于网络化和网络化程度高、高速度远距离传输信息。 2、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 P10

(1)图书:作者、书名、出版地点、出版时间、出版社、版本号、ISBN 内容比较成熟全面、系统可靠;但是出版周期长,传递信息速度慢

分为 A.阅读型图书 a.教科书 b.专著(学术著作) c.技术书 d.文集 e.丛书 B.参考工具书

例如:字词典、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图谱、传记资料etc。 (2)期刊:作者、论文提名、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 (3)报纸

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出版物。

特点:时事性、普及性、大众性、服务性、传递速度快、信息量大、保存性、便览性、集纳性 最具影响力的“第一传媒” (4)特种文献: 1科技报告 ○

对科学、技术研究结果的报告或研究进程的记录。 大部分报告秘密发行,小部分公开。 2会议文献 ○

在各种科技会议上,宣读和交流的论文、报告及其他的有关资料,它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A. 内容新颖,及时性强

B. 学术水平高,专业性强,可靠性强 C.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出版形式多样

按出版时间的先后可分为:会前文献、会中文献、会后文献 3专利文献 ○

由政府专利机构出版的、有创造发明的设计、制造工艺的详细说明,表明在一定年限内发明所有者享有制造、使用、销售占有权的法律性文献。

特点:编写格式统一、出版快、内容新颖、技术性强、实用性强、具有法律效力。 寓技术、法律、经济情报于一体。 4标准文献 ○

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

是一种规章性的技术文献,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一个标准解决一个问题,标准的新陈代谢频繁。 按标准化对象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按审批机构的级别和标准的使用范围,

我国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

国外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部)标准、企业标准 按内容特点可分为:方法标准、术语标准

“GB”——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具有法律属性) “GB/T”——我国的国家推荐性标准 “ZB”——专业标准

“NY/T”——我国的一项农业推荐标准

标准号—每个标准的编号,由权利机构代号、顺序号、制定年份组成 例如:GB 3559-2001 5学位论文 ○

2

6政府出版物 ○

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所出版的文献。 分为行政性文件和科技性文件

政府出版物大部分公开,少数保密,但若干时间后则予以公开 7产品资料 ○

各国厂商为了推销产品而出版发行的一种商业性宣传资料。 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出版发行快、鲜明的商业性质,较散 8技术档案 ○

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 特点:内容真实详尽具体可靠、保密性强、保存期长 3、按文献的加工深度划分 P17

①零次文献——未经出版发行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例如:私人笔记、工程图样、实验记录、论文草稿、发言稿、会议记录、私人信件、绝密文件、技术档案等。

特点:信息量丰富、内容新颖、不成熟、难以获得

②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以作者本人的生产或科研工作成果为依据所记载的

例如:科学专著、独创部分的学位论文、科研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文献、期刊论文等。 特点:“第一手资料” 内容具体详尽

注!无论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资料,无论其载体或出版类型如何,均属于一次文献。

③二次文献(检索信息工具)——对大量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内外部特征(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加工整理而成的各种书目、题录、索引、文摘等。 特点:报道性、检索性、汇编性、简明性

④三次文献(既是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又是检索信息的工具) 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将搜集到的一次文献进行再加工的产物 特点:综合性强、系统性好、知识面广、有的还具有检索功能

例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鉴、百科全书、名录、图录、表谱、指南等。

四、【文献重要外表特征】 1、国际标准书号(ISBN)P11

2007年以前 10位数 ISBN 7-5341-1951-0/G.362 ① ② ③ ④ 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