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6:42: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作者:孙继中 马爱文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2年第08期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分析学习内外动机因素,采取创设情境、模拟游戏、学习反馈、正确评价和开展竞赛等方式,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学生 学习动机 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动机是指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人的动机可分为两种:即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按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动机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上课善于滥用口头表扬或者滥用一些小奖品来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这些办法虽然当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没有形成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一旦外部动机丧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消失了。其实,造成上述原因的道理很简单,教师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喜欢控制学生,教师们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励来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学生的内部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忘记了自己到底为谁而学,做什么都在乎外部评价。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呢? 一、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

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有某种动机的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和当前动机有关的刺激反应特别敏感。因此,教师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通常说的“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诙谐幽默的语言,各式变化的作业内容均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索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提出,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取决于行为目标的价值以及他对达到该目标可能性的期望。如果个体要完成的活动比较容易,而且活动结果价值很高,那么活动的动机就较强。反之,如果活动的结果没什么价值,或者虽然目标的价值很大,但实现目标的期望很小,个体活动的动机就较弱。因此,问题情境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作业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应该充分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的问题才有价值。 2.采取有趣的与变换的呈现方式

内部学习动机也可以通过使用有趣的材料和使用多种呈现的方式来增强。例如,学生对一科目的兴趣,可变换使用多媒体、邀请报告、演示等手段来维持,但是使用这些方式时应注意精心策划,以保证学生注意课内的目标,同时也完成其他有关的活动。 3.模拟与游戏

提高学生对某一课题的内在动机的另一种极好的手段,是使用游戏与模拟。模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让学生担任某一角色,并从事与这一角色相宜的活动,它的优点是让学生从活动中了解某个主题。模拟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与动机,而且还增进了情感学习。有时,一堂课中的概念可能很易教会,但对他的情感体验只有用逼真的模拟才能加深,非模拟的游戏也是提高学习某一课题的内在动机的良好手段。但小组游戏比个人游戏效果更佳,它为小组成员提供了互相帮助的机会,避免了在个人游戏中只有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始终获胜的问题。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按能力分工,那么大家都有成功的机会。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情景剧、舞台剧等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4.因势利导,促使学习兴趣的转移

学习的迁移现象既表现为原有的知识、技能对获得新知识、技能的影响,也表现为一定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对以后学习活动的影响。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往往巧妙地运用前一规律,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游戏、听故事或者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产生学习动机。 二、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生学习动机 1.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反馈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结果,它不仅能使学生纠正错误,澄清认识,还能起到激励作用。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可以激起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作用又可以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改正,并激发起学生的上进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及时批改作业和发还学生的作业、小测验试卷是很重要的。“及时”是利用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满足其进一步提高的愿望,增强学习信心,眉批、评语要写的具体、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 2.教师对学生要采取正确的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确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说来,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更有效,会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用七份力量去埋怨学生、责罚学生,可能不会起到什么效果,甚至于适得其反,如果省下七份力量中的一份变责罚与表扬和奖励,就能够使情况向美好的一面转化。因为表扬、小奖品等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而批评、责罚等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必须注意,教师的评价要适当、客观、公正、及时,不能滥用,否则会形成学生为表扬而学,为奖品而学,从而丧失内部动机的作用。

教师在使用外在奖励时,不应侧重奖励学生的智力,而应侧重奖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因为个人智力的高低自身难以控制,如果侧重奖励个人的智力势必使智力低的学生自暴自弃,智力好的学生骄傲自满。如果奖励侧重个人的努力与进步,则努力是个人能控制的,人人都可以取得进步,这样就会鼓励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的形成,个人有了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学习上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就会形成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长效机制。 3.适当开展竞赛活动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有效地激发学生求胜和求成的外部动机。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学习效率有效提高,然而,竞赛同时又有消极作用,过多的竞赛会失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造成紧张气氛,有损学生健康,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丧失信心和兴趣,有时还造成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紧张。因此,教师在组织竞赛时应按能力或按项目分组,或者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