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02: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6.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__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__

【解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更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激励人们在人生路上克服困难,勇攀高峰,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拓展·链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释】①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②迥:渺远的样子。③下榻:指留宿处。④行杯:浮杯,流觞。⑤回:回荡,摆动。

7.诗中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做简要的分析。

__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__

【解析】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颔联的意思是: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的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引”“衔”都是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高山懂得人情,能带走诗人忧愁,表现了诗人获得自由后,与友人共享欢乐的情景。 8.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诗中的颈联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作用。

__身处岳阳楼,仿佛是在云间下榻、天上喝酒,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高耸入云,抒发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__

【解析】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的意思是: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这两句极言岳阳楼的高耸入云,意在表明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其中“连”“接”二字,是夸张之笔,用于此处是为了突出诗人心情的愉快。

登飞来峰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象征着什么? __困难、挫折、障碍等。__

10.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联系生活实际,具体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__借景抒情。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拨开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__ [拓展·链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1~12题。

颂钓者 [唐]德诚禅师

千尺丝纶①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注释】①丝纶:钓鱼丝线。

1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江水的什么特点? __写出了江水的深和江面的广阔无垠。__

【解析】 前两句中的“千尺”突出了江水之深;“万波”突出了江面的广阔。 12.诗的后两句蕴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请结合内容分析。

__夜静水寒,鱼儿不再食钩,回程之时,并无渔获,只有清冷的月光洒满船舱。

人生中遭遇失败和挫折都是常事,但不能丧失信心和勇气,仍然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或:求而不得,但仍然要心存美好,求“道”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享受。)__

游山西村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下列对本诗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中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诗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解析】 A项有误,“鸡豚”指的是鸡和猪;B项有误,社戏是农村中春秋两季迎神赛会时演的戏,春社是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C项有误,诗中没有体现出去职回乡后的郁闷。 14.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__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