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专题1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习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19:49: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10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成都模拟)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原产地值12克白银,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据此推断( )

A.欧洲人的消费水平远高于亚洲 B.印度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C.欧洲的商贸中心已经发生转移 D.西欧具有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一公斤胡椒在原产地、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的价格出现了递增的现象,这与欧洲的消费水平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达·伽马是在15世纪晚期发现的印度,因此15世纪早期印度还未成为欧洲的殖民地,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新航路还未开辟,欧洲商路的转移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因为地中海的重要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所垄断,故而出现了题目中的现象,故D项正确。

2.在哥伦布之前的航海活动,大多为沿着大海沿岸的短途航行。哥伦布西航之后,欧洲许多国家纷纷组成探险船队,去探知辽阔的海域。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 )

A.欧洲人传统观念的改变 B.西欧人对外殖民的开展 C.欧洲与世界联系的加强 D.欧洲国家间的殖民争斗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由短途航行到探险辽阔的海域,主要是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强调追求实现个人价值,故A项正确。西欧人对外殖民扩张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故B项错误;欧洲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是背景,故C项错误;欧洲各国间的殖民争斗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故D项错误。

3.(2018·皖南八校联考)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 )

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爆发 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 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可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不是增加了欧洲的白银数量,不能反映出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的爆发,故A项错误;从材料“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可知,该贸易体系涉及了欧洲、美洲和亚洲,反映出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属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不会导致西班牙经济的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西属美洲白银流入中国,没有反映出欧洲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4.17世纪以来,当欧洲近代国家对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等现象和理论进行理性的思辨时,这些现象和理论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西班牙的这些做法导致了( )

A.世界贸易中心向大西洋转移 B.商业革命在欧洲范围内扩展

C.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以来,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加强了“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等,这导致西班牙的衰落,促使英、法等殖民国家的兴盛,即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A、B两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材料无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5.(2018·福建泉州质检)下表为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

年份 1650年 1750年 据表格推知( ) 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答案 C

解析 材料涉及欧洲、美洲和非洲,故A项错误;黑奴贸易解释不了美洲居民的减少,美洲人口的减少主要是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导致的,故B项错误;西方国家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进行黑奴贸易、屠杀印第安人,这些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高产作物引进体现不了美洲和非洲人口的减少,故D项错误。

6.(2018·江苏高考)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 B

解析 近代的机器“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故A项错误;“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说明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迫切的问题,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D项错误。

7.(2018·皖江名校联盟联考)18世纪,有英国学者说:“英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因为商人的孩子,或至少是他们的孙子,开始与出身最高贵和出身于最古老家族的人一样,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员、枢密院官员、法官、主教和贵族。”这说明当时英国( )

A.资本主义经济正在改变社会面貌 B.传统的经济政治格局已被彻底颠覆 C.绅士由贸易多少和经济地位决定 D.国内外贸易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完成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英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绅士,即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面貌,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绅士,不是对原有的格局的彻底颠覆,故B项错误;C项“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工业革命的完成,故D项错误。

欧洲 18.3% 19.2% 美洲 2.4% 1.6% 非洲 18.3% 13.1%

8.1760年,除伦敦外,只有布里斯托尔的人口在5万以上。1841年,伦敦人口差不多有224万,是80年前的3倍;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9个,5万以上的有24个。这表明英国( )

A.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C.城乡结构明显改变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不能反映出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故A、B两项错误;城市人口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这会改变城乡结构,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这并不表明人口总量迅速增长,故D项错误。

9.(2018·山东、安徽名校大联考)1813年和1833年,英国先后废除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20年代,英国同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取消了丝织品的进口禁令,降低了生丝、羊毛、煤等的进口率税,废止了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输出品的限制。这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自由贸易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C.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D.殖民掠夺稳固了英国的地位 答案 B

解析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取消贸易垄断权和禁令,降低关税,减少限制,反映了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经济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故C项错误;此时英国的地位主要是靠工业革命来实现的,而非殖民掠夺,故D项错误。

10.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了第一部反托拉斯法,即《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授权联邦政府控制、干预经济的法案。但在随后的10年里,美国的工业垄断组织却从24家增加到157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7倍。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

A.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国会力图维护美国中小企业的利益 C.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D.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美国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是在20世纪30年代,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事实上,反垄断法受到了广大社会中下层人士的欢迎,故C项错误;垄断组织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的出现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故D项正确。

11.1921年,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参观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成创造奇迹的大师。但15年后,卓别林在影片《摩登时代》里却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垄断下的机器大生产的弊端日渐暴露 B.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可能会随时爆发 C.垄断资本家成了美国社会的众矢之的 D.电影的发展能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答案 A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出现,随着其规模不断扩大,其弊端也日渐暴露,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可能会随时爆发,故B项错误;垄断资本家并未成为美国社会的众矢之的,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电影的发展”,排除D项。

12.(2018·五省六校联考)下图中英、法、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反映出( )

B.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D.人口总量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