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39: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

第 I 卷 客观题(共40小题,每个1.5分,共60分)

1.“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说明 A.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B.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C.周朝政治文化的僵化 D.周武王统治了八百年 3. 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 井田制 D.郡县制

4.中国古代历史上,皇位继承人有“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叔”“皇太弟”等,但从未册立过“皇太女”。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是

A. 大一统观念 B.皇权至上观念 C.宗法观念 D.中央集权观念

5.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6.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士——大夫 C.周王——大夫——士——卿 D.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7.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财产

因未

B.血缘 C.信仰 D.地域

8.某班同学在讨论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关系的时候,产生了四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导致宗法制产生的根源 B. 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不同性质的制度 C.宗法制是导致分封制产生的根源 D.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制度

9.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A.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B.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 C.使的各诸侯国推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D.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10.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A.促使西周强盛 B.强化宗法体制 C.导致诸侯割据 D.促成秦朝统一 11.秦朝将领赵佗在担任龙川县令(属于广东)时,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赵佗上书秦

始皇,请求派遣没有丈夫的女子到龙川,“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便征召了1.5万名女子前往南越(包括龙川)。秦王朝这一做法

A.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 B.扩大了秦王朝的统治疆域

C.促进古代经济中心南移 D.有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

12.读表一。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表一 秦朝九卿部分官员及其职能 官员 奉常 典客 宗正 职能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WWW.ziyuanku.com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WWW.ziyuanku.com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A.具有封邦建国时代痕迹 B.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13.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

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

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

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14.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

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由此可见,“推恩令”有效地解决了封国问题的原因是 A

辖 B.西汉从此不再有王国 C

弱 D.王国嫡长子没有领地 15.汉武帝将《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创立“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官任职联系起来。这些做法有助予

A. 改造传统儒学 B.宣扬社会教化 C.打击豪强地主 D.选拔实用人才

16.《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小农经济产生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宗法制度的影响

17.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设“中朝”

B.置枢密院

C.置刺史

D.颁行推恩令

18.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

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

象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

误 D.加强了君主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