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10: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淇县一中高二下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神话是作为文化基因而存在的。比如构成我们国名的两个汉字,“中”和“国”,均出于神话想象,华夏先民把大地想象成四方形,四边之外有海环绕(所谓“四海五洲”),而自认为是大地上的中央之国(九州或神州)。这是典型的神话宇宙观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神话遗产,是我们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

我们可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视角来审视神话系统.汉字编码的书写文化传统,即甲骨文、金文以及后来的这一套文字叙事,是小传统;而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传统,即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和与书写传统并行的口传文化传统,可以称为大传统,比如考古学上随处可见的崇拜玉、巨石、金属(青铜、黄金等)的文化等。大传统铸塑而成的文化基因和模式,成为小传统发生的母胎,对小传统必然形成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大传统的文化整合研究中,我们必须关注文化中最具有“文本”意义的方面,即先于文字而存在的象征符号体系。这是一种非文字符号体系,比如,在金属冶炼技术所支持的青铜时代到来以前,中国本土呈现的最有力的特有符号是玉礼器系统。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几乎覆盖中国版图的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样的动力因素,能够持久不断地支持这样一种极长时间的、广大距离空间的文化传播运行呢?“神话观念决定论”的提出,为此找到了理论解说。先民认为玉代表天,代表神,代表永生不死。玉的神话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 “神话中国”指按照“天人合一”的神话式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建构起来的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从初民的神话想象,到先秦的文化典籍,从老子孔子开启的儒道思想,到屈原曹雪芹的再造神话与原型叙事,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怀念圣人贤君明主、民间崇尚的巫神怪摊等,其中

所隐含的思维潜意识,以及礼仪性行为密码,都是“神话中国”的对象。从各地的孔庙,到家家户户的灶神、门神和祖灵牌位,皆体现着“神话中国”的无处不在。

在中国文化中,以“天人关系”为核心、以“天人和谐”为最高追求的理念始终没有动摇。这是中国神话不同于西方神话的最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肌理、神话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解释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在某种意义也预示着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梳理神话中国,不是揭示单个作品的神话性,也不仅仅是将局限在民间文学范畴的神话研究与出土文献、考古图像相结合,最终是要寻求中国神话所特有的一种内在价值观和宇宙观,它们是传统文化的原型编码。

(选自《重新解读中国神话: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传统中,小传统是指汉字编码的书写文化传统,大传统是指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

B.从大传统的角度研究中国神话系统,必须关注文化典籍中最具“文本”意义的象征符号体系。

C.“神话中国,优处不在,其对象包括神话想象、文化典籍、思维潜意识、礼仪性行为密码等。

D.中国神话以“天人关系”为核心,以“天人和谐”为最高追求,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肌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根据神话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神话遗产是进人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的观点。

B.文章第二段解释了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含义,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C.文章第三段以玉器为例,是为论证“玉的神活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的观点。

D.文章尾段沦及中国神话的特点,指出梳理神话中国的最终目的是寻找传统文化的原型编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产生崇拜玉、巨石、金属的文化,就必然不会出现甲骨文、金文以及后来的文字叙事。

B.青铜礼器系统在玉礼器系统之后的出现,说明文化的象征符号体系也与人类的技术侧醛有关。

C.玉器能够在极长时间、极大范围内盛行,是因为在先民神话观念中,玉代表天、神、永生不死。

D.阅读《三国演义》会油然生起对刘备的敬仰和怀念,其中的思维潜意识是“神话中国”的对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阳光堆在犁铧上

晓寒

①犁铧是沿着墙角进入我的生活的,祖父说,它的年龄不知比我大了多少倍.不过看上去它一点也不老,犁铧是一个叛逆的家伙,把自己丢在了时间之外。它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用它坚硬的目光,梳理这个村庄的筋脉,思考它的命运和这个村庄的羁绊与刘葛。谁是谁的主宰?谁是谁的附庸?

②那时候我害怕锐利的东西,像刀斧锯凿之类,所以从来不敢去招惹它,就是从它身边经过,也是蹑手蹑脚。

③只有到了翻耕的季节,土地的脉动才把它召回,加入到村庄的烟火中来。祖父把它把倒在饱满的河水里,拿一把稻草慢慢擦拭,事实上,它已经够干净了。但祖父还是擦得很用心,反复地擦,反复地洗,连一条小缝隙都不放过。祖父认为收拾得一尘不染之后,背回来放到院坝里,让太阳慢慢把它硒干。祖父拿起他那把发黑的长烟杆,装一袋烟点燃,边嗦嗦地吸着,边围着犁铧转圈,不时用手抚摸一下,嘴里念叨着,真是一张好犁。

④太阳满满地堆在单铧上,犁铧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冷艳的光芒,水珠给镜面打上稀疏的斑点,但还是能把人的眼睛刺得一塌糊涂。

⑤到第二天,祖父出去翻地,牛在前面走着,祖父和犁铧走在后面。外边到处能听到赶牛的吹喝声。一张又一张犁铧插进村庄的泥土里。泥巴翻起来的那一瞬,阳光正好打在劳作的犁铧上,透过浅水折射回来,周围的路上、屋顶山上有数不清的光斑在游荡。一张张犁铧在村庄的土地里鱼一样游动。这时的村庄,撕开了伪装,完成了与心灵最完美的对接,犁铧过处,枝枝节节,都在响着爆芽的声音。

⑥到了黄昏,祖父赶着牛从地里回来,屋里已经点上了煤油灯,灯火里的犁桦还沉浸在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