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21:21: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韩翠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探究为主,结合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倡以社会大课堂为平台,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建设校本课程文化,在探索课题研究自身价值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中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消除无意义的探究活动,加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应用性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关键是选题,由提出问题到确定课题,中间要不断发现、推理、论证和考察,之后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和实施方案,解决问题要合规律和目的。

2、提高收集、筛选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手文献资料的占有量和提炼加工能力要能有力地支持课题研究;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要科学、客观,具备一定的理性深度。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要不断有身体的运动而完成相应的工作,因此在探索、体验、感悟反思、动手操作等方面要获得提高。

4、培养学生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完成课题,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道德责任、公民习惯行为的形成非常重要,因此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方面要有实质性的体验感悟和技能。

5、促成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精神、困难克服意志的形成。课题研

究的要求就是从现实实际出发,应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课题,因此,研究过程要注重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三、实施原则

1、多元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围绕三条关系展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因此研究性学习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

2、综合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3、过程生成性。学生研究不同于专业学术研究,学生的研究结果应用价值不一定要大,有的可能是重复研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学生经历研究过程,获得知识产生的直接体验比研究结果更重要,教师应该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开展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道德情感的提升、创造灵感的激发、行为习惯的养成、文化素养的培养等教育活动。

4、自主探究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教师能够尊重学生个性创设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成才,研究性学习更是要利用学生学习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热情,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安排教学内容。

四、教学内容:

根据一般的课题研究流程和课程的需要,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阶段。主要是指完成课程的绪论部分,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性质、特点、价值、要求等,以区分研究和接受两种不同学习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第二阶段:选题论证设计阶段。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社会、自然、经济、科技、生活中发现一定的问题,然后提炼成可供研究的课题,完成问题提出以及假设的论证,并且设计解决方案,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多种研究方法,比如: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等。 第三阶段:实施体验阶段。主要是学生自主搜集、提取、整理、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期间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各种信息处理方法,以便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第四阶段:交流展示评价阶段。主要是通过答辩、制作展板、张贴等形式进行汇报交流,同伴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五、结果呈现:

1、组织课题研究有效实施,探究问题提出、计划实施、数据收集与处理、推理结论等研究过程的方法策略,并提炼形成典型案例。

2、探讨不同领域的课题指导模式,开发利用课题研究的资源,逐渐形成课题研究的信息资源库。

3、建立健全课题管理与评价体系,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好学年末的课题评选推优工作。

4、提高指导教师的研究能力和课题监控、评价水平,逐步形成评价课题指导教师的方法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