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39: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一地理期中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1—5题。

1.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四国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与当时当地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四国经济水平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的改善 B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 D死亡率明显下降 读图回答第6小题

6、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农业革命之前 B、农业革命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一段时期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100年间 D过去的100年

下图为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7~8 题。

7.引起 ① 阶段人口增长波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 B.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周期性现象 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自然环境周期性的变化 8.影响我国 20 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文化观念 D.生产力水平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

移民趋势。据此完成9~10题。

迁出国 中国 墨西哥 印度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数量(万人/年) 30.3 26.7 22.2 18.0 14.4 迁入国 美国 德国 加拿大 英国 澳大利亚 数量(万人/年) 110.0 21.1 17.3 13.6 8.3 9、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10、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人口迁出甲地 人口迁入乙地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11、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面,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A、从湖南流往广东 C、从广东流往四川

B、从亚洲迁往北美 D、从欧洲迁往非洲 B、从上海流往河南 D、从江苏流往重庆

1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1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读下表,回答14-15题。

中 国 环 境 与 人 口 信 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005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14.表中反映人口的数据X A.X<13亿 A.13.7亿

B.X>13亿 C.X=13亿 B.13亿

D. X=16亿

D.16亿

15. 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C.X亿

16亿 X亿 13亿 13.7亿 16、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 )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合理容量是个“虚数”值,因此确定它没有深远意义 C、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就会越小

D、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佳人口数量 1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人口物质消费 C、资源状况 D、人口精神消费 18.下图是某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图。造成该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出现一对“翅膀”的原因是

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 B.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 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 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 19、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比重 B、城市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数

D、城市数目

读下面“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1.土地租金高低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中的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下图是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变化的示意图。H1、H2、H3分别表示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距城市中心区越远,建筑物平均高度越低。形成这种变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