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8:04: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5、了解一些避灾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难点: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三、教具准备:我国自然灾害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常见的关于情境播放最近的关于寒潮南袭的新闻报道。 培养提取有用观看自然灾害视频。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灾害?必须同时满足哪两个条件?有哪些种类? 过渡语 1、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2、阅读课合作 本内容并读图分析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这些集中分布区探究 的成因。 展示 老师点评 小组合作,读图分析讨论,合作学习, 完成填表。 培养读图分析、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 我们已经了解了自然灾害的种类了,同学们想知道这些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又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看书回答,找到自然灾害的内涵,满足自然灾害的两个条件。 地理信息并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学生观看视频。 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 学习 导入 就这个视频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学生代表发言,互相纠错,完成填表 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自主 学习 “祸不单行”说说台风、洪水会引发什拓展么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思维 会引发什么自然灾害? 过渡语 自主 学习 过渡语 实际运用 课堂检测 课堂1、完成课本P60“活动”:了解避灾常识。2、播放避灾自救视频。3、让学生模拟地震来临时的自救。 通过先抢题后答题的方式来进行检测,调动全班参与。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分布广,并且受灾严重。了解自然灾害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防灾在面对灾害时要勇敢面对,并且能够帮助别人。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总结 减灾。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那我们自身也要提高灾害自救能力。让我们能够学生阅读P60关于避灾方法的图文资回归生活,学习地理。 料,观看避灾自救视频,师生交流。 对生活有用的从以上所了解的我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分布,我们已经总结出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知道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针对这一国情特征,我们要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 读课本P58-59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根据课本四个图文资料,说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环节 从四幅图总结出防灾减灾的环节。 培养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学生讨论回答 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据同学们合作研究的结果,结合课本P小组代表回答我国自以及P57“阅读材料”学生自主学习,56-57三段课文,然灾害主要特点:种类多、分布广,请同学们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重点) 知道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培养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我们中学生也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了解适当的避灾方法,掌握基本的自救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