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3:58: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内容不必展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介绍也不必加深,做简单介绍可以。
3.运用化学史实,积极创设探究情景。教学中先以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这一科学史话作为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里了解氯气可以从氧化盐酸中的氯离子得到,氯气是黄绿色、有刺鼻气味的气体等,而且从科学家身上学习到科学研究的思想和科学探究的精神。然后安排了“思考与交流”,让学生谈一谈从这一史实中得到的启示,然后很自然地引出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再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一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体会理论指导的重要性和实验实证的基础性,使学生产生对化学知识的亲近感,增加他们主动求知的精神。 4.充分运用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非金属性质的印象,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科书在知识的表述方法上,充分利用化学是实验科学这一特点,通过演示实验讲述氯气的
-典型性质,使学生对氯气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关于Cl的检验,为说明自来水中含有Cl-,教学中除了选用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外,还增加了自来水作为试剂与AgNO3溶液反应,同时以蒸馏水与AgNO3溶液混合作为对比实验。对使用AgNO3溶液检验Cl-时需要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理由,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对比实验来解决。还可以以Na2CO3溶液为例,对稀硝酸加在AgNO3溶液前和后有什么影响展开讨论。
5.增强教学的问题性和探究性。对于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的反应这些教学难点,建议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请你根据已掌握的Cl2的性质猜测,Cl2与H2O反应可能形成的产物是什么?并设计各种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是否成立。通过假设、设计、验证、得出结论后,再用下列问题进行情境迁移:(1)根据Cl2与H2O的反应设想一下,如果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会发生怎样的反应?(2)在工业上,Cl2与消石灰反应可以制得漂白粉,其有效成分是什么?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什么?若学生的基础较好,此时可应用下列问题继续进行深入探究:往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氯水,会有什么现象?实验中酚酞褪色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Cl2与碱发生了反应,还是因为氯水中含有的HClO起了漂白作用?你是否能设计实验证明哪种猜测是对的呢?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板书:
一、氯气的性质:Cl2 1、组成与结构
2 .物理性质(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黄绿色,有刺激性(有毒)气味,能溶于水的气体,易液化(-34.6) 3 .化学性质
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氯盐,与变价金属反应,金属一般呈现最高价态。 1.气与金属的反应: ①与纳的反应:(可以反应,纳巨烈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NaCl)
②与铜的反应:(可反就,红热的钢丝在氯气中燃烧起来生成棕黄色烟CuCl2)
加入少量水呈现绿色,加水过多呈现蓝色。
2.非金属的反应:
PCl3 PCl5不断分解化合
现象:发出苍白火焰,同时产生大量热,生成HCl气体。
现象:发生爆炸生成HCl气体
燃烧:任何巨烈的发热发光的反应都叫燃烧(燃烧不一定要氧参加) 3、与水的反应(氯水)
新制氯水(Cl2,H2O,HClO,O2,Cl-,H+,ClO-,OH-)(Hcl在水中成盐酸只以H+,Cl-存在),久置(H2O,H+,Cl-,OH-) 注: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氯水的性质的分析 此处应该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出四点重要性质(酸性,漂白性,新制氯水的颜色,能使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与碱反应 引导学生从和水的反应出发,分析该反应的产物
(1)反应中Cl2由有毒变为无毒
2Cl2+Ca(OH) 2=CaCl2+Ca(ClO) 2+H2O 工业制漂白粉方程 (相应的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
漂白原理:Ca(ClO)2+2HCl=CaCl2+2HClO
变质的原因: Ca(ClO)2+H2O+CO2=CaCO3↓+2HClO 弱酸可和较其强的酸反应,生成弱酸 PH HClO 次氯酸:强氧化性,可做漂白剂 作用:杀菌(自来水中常加氯气[1升水通入0.002毫克氯气]),可做漂白剂:使染料有机色质褪色(HClO强氧化性使有机色质氧化褪色) 一切化学反应总是向着更难溶解更难电离方向进行。 二、氯气用途 杀菌,消毒,化工原料,农药,制氯仿CH3Cl 三、存在形式: 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卤素均是如此 四、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 1.原理:用浓盐酸酸(37%,1.19克/cm3与MnO2的粉未共存) 分液漏斗:便于控制反应,且防止气体(HCl)挥发,有毒气体(Cl2)扩散。 4.收集,向上排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最好使用) 5.气吸收(Cl2有毒) 可用碱液吸收,(如:NaOH效果较好) 注:两种气体吸收装置的区别。利用实验室中一般以NaOH溶液而不用石灰水吸收氯气尾气,工业上制漂粉精是用石灰乳而不用NaOH溶液与氯气作用的实际,可启发学生思考其中可能的原因(反应程度、成本、工艺、产品性能等),意在开阔思路、活跃思维,不一定要找出确切的答案。 资料内容: 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是18世纪中后期欧洲的一位相当出名的科学家, 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在药房当学徒,迷恋实验室工作。在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室里他做了大量的化学实验,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发明也非常多,他以其短暂而勤奋的一生,对化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气体后,他又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 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它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发生反应。直到1810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才确认这种气体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以后,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这期间,氯气一直被当作一种化合物成的物质。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的译文将其译作\绿气\后改为氯气。 教学反思:这两节课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由学生动手实验之后,了解有关氯气的性质。实验内容应该安排的再合理些。从而比较出该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二.探究气体的规律: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构成物质的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和微粒之间的距离三个因素 2.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分子数目的多少和分子间的距离 以上是物质结构本身特有的性质。 3.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客观因素: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的体积越大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的体积越小 所以规定,温度为0℃,压强为101.3KPa的状况为标准状况。 根据课本39页的思考与练习计算气体的体积 规定:1mol的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提问:1mol气体的体积到底是多大呢?长宽高分别为0.282m的立方体。 结合以前学习的物质的量的公式: 练习:《能力训练与提高》 33页 5,6,8,9,10,11 阿伏加得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推论1 .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的比 推论2.同温同体积下,不同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他们的物质的量的比 推论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不同气体所占的体积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 推论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比 从海水中提取的重要元素 概述: 海水中提取镁元素,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情境。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过了氯元素,食盐等内容。根据化学史料,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上,吴蕴初先生对我国民族化工做出的贡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在讲解从海水中提取镁时,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过程,体验运用知识解决或解释实验问题的愉悦,教学重点是海水中提取镁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以企业家的身份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形式,如有需要在课前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做好准备。在下一个课时中,由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元素,引出卤素一族性质的比较。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间的关系,并通过比较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根据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 情景设置:学生课前思考(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问题1:焰火中最耀眼的火花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元素产生的?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提取它们? 问题2:假如你是一个企业家,在开发海水资源的众多项目中,选择了海水提镁,请说出选择的依据? 学生依据(一)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提取镁有可能。虽然在海水中镁的含量不及陆地,但对于环境的危害小。从市场的角度看,很多行业对镁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如铝合金生产,压铸生产,炼钢脱硫三大领域以及稀土合金,金属还原等其它领域。 问题3:如何在海水中实现对镁离子的富集,分离? 加入沉淀剂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可以先利用海水晒盐后得到苦卤水,提高镁的含量,同时又去掉了大部分的杂质离子。 问题4:应该选择什么试剂作为镁离子的沉淀剂? 可以选择的有石灰乳,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因为考虑到钡离子和钾离子在海水中含量较少,提取成本较高,因而不考虑。 问题5: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什么用石灰乳而不是用氢氧化钠? 可以从价格和综合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 问题6:为制备石灰乳,你准备将厂址设在哪里? 总结: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 海水→苦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