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市长宁、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7:34: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没有江南,何处寄乡愁?

(选自2016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文艺》,有删节)

10.第④段为什么说乌镇“是江南的化石,文化的标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第⑥段内容分析“沁养”二字的含义及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前文内容,分析第?段作者说乌镇提供了乡愁样本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以第⑩或第?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

__________?春雪咏兰

明朝 陈子龙①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解佩凌波②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③。

当日九畹④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⑤。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明崇祯年间任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5月13日投水殉国。 ②解佩:用刘向《列仙传》典故,指解佩相赠的汉皋游女;凌波: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指凌波微步的洛水宓妃。 ③鴂:杜鹃。 ④“九畹”用《离骚》典故:“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⑤“金跳脱”,一种妇女戴的首饰。

14.填入横线处本词的词牌名是( )。(1分)

A.念奴娇 B.临江仙 C.破阵子 D.声声慢 15.对本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以问句领起,描述了本来春意正盛的时节却遭遇北方飞雪的场景。 B.用“楚殿”“湘潭”之兰的凋零殆尽反衬幽谷芝兰的生命力。 C.“多情怀袖”“同心千结”隐喻明朝恩典表达自己对明朝的忠贞。 D.以“再望佳节”结尾,扫尽之前的低冷凄恻,给人以鼓舞和希望。

16.清代学者沈祥龙认为上乘的咏物词,“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论词随笔》)。请简要赏析本词咏物“寄托遥深”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白居易为左赞善大夫?,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5

宰相嫌其出位,不悦,因是贬江州司马。此《唐书》本传语也。案是时宰相张弘靖、韦贯之,弘靖不足道,.贯之于是为失矣。白集载《与杨虞卿书》云:“左降诏下,明日而东,思欲一陈于左右。去年六月,盗杀右丞相于通衢中,迸血体,磔发肉,所不忍道。合朝震栗,不知所云。仆以书籍以来,未有此事。苟有所见,虽畎亩皂隶之臣,不当默默,况在班列,而能胜其痛愤耶?故武丞相之气平明绝,仆之书奏午入。两.日之内,满城知之,其不与者,或语以伪言,或陷以非语,皆曰:‘丞、郎、给、舍、谏官、御史?,尚未论请,而赞善大夫何反忧国之甚也!’仆闻此语,退而思之,赞善大夫诚贱冗③耳,朝廷有非常事,即日独进封章,谓之忠,谓之愤,亦无愧矣!谓之妄,谓之狂,又敢逃乎?以此获辜,顾何如耳,况又不以此为罪名乎!”白之自述如此。然则一时指为出位者,不但宰相而已也。史又曰:“居易母坠井死,而赋《新.井篇》,以是左降。”前书所谓不以此为罪名者,是已。

(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左赞善大夫:的东宫太子府属官,负责讽喻规劝。②武元衡:时任右丞相,上朝途中为

政敌所杀。③丞、郎、给、舍:皆为朝廷要职。谏官、御史:皆为朝廷言官。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以必得为期 (2)案是时宰相张弘靖、韦贯之 ..(3)而能胜其痛愤耶 (4)而赋《新井篇》 ..18.下列加粗的双音节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明日而东 B.仆以书籍以来

C.不但宰相而已也 D.前书所谓不以此为罪名者

19.文中加波浪线的“此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0.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仆闻此语,退而思之,赞善大夫诚贱冗耳,朝廷有非常事,即日独进封章,谓之忠,谓之愤,亦无愧矣,谓之妄,谓之狂,又敢逃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有此文可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原因有(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

①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 而庶绩①之业兴矣。

②是以圣人着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制《礼》、《乐》则考六艺祇庸

之德;躬南面,则援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 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 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

③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者哉!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

④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 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注】①庶绩:各种事功。②爻象:《周易》中的爻辞和象辞。③祇庸:恭敬恒常。④南面:指帝王之位。

⑤二八:指八恺、八元,高阳氏和高辛氏时期德才兼备的人。⑥不试:不被任用。⑦为:同“伪”。

6

2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莫美乎聪明 B. 则众材得其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

C. 而庶绩之业兴矣 D. 尧以克明俊德为称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23.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概括第②段的两层意思。(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分析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做事目的可以判定其德性品行. B.了解他人内心课观察其与人的交往,行事态度等外在行为. C.通过分析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做事动机可以推测其日常行为. D.了解他人品行可观察其选择的生活环境,交往对象等方面. 26.本文是刘邵《人物志》的自序,请分析其写作意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70分)

27.作文

“现今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第一,中国人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第二,苹果砸到了中国人,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凭什么砸到我头上呢,第二个选择就是吃了。”

这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段话,对于他所描述的现象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7

2017长宁嘉定高三语文一模答案 1.(5分)(1)清辉玉臂寒 (2)落花水香茅舍晚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2.(2分) D 3.(3分) C 4.(2分)中文输入系统网络俗语、脏话、不规范简写泛滥。 评分说明:“中文输入系统”1分,“网络俗语、脏话、不规范简写泛滥”1分,意对即可。 5.(2分)C 6.(2分)B 7.(2分)?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习惯(1分);?纵容无知对规范的冲击(1分)。

8.(4分)【示例1】无需修改(1分)。划线句严谨而规范地(1分),使用了“应该”“首先”“排他”等限定性的词语以及选择疑问句式(1分),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和看法:语言输入系统应该首先符合语言的规范合理使用(1分)。

【示例2】应该修改(1分)。划线句语言表达冗长拖沓(1分),将语言输入系统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定位排列在一个长句子里面(1分),佶屈聱牙,让缺乏复杂单句紧缩能力的读者很难把握作者观点倾向(1分)。 评分说明:明确态度1分;句式特点1分,分析1分;造成的效果或后果1分。

9.(4分)【示例1】赞同本文作者的观点看法(1分),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系统输入系统应该遵循语言规范(1分),服务于业务使用、方便书面语乃至学术写作(1分),以纯正守则的数字化书写方式,重塑国人的规则意识(1分)。

【示例2】作者认为: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系统输入系统应该遵循语言规范(1分)。本人不以为然(1分)。语言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语言输入应该鼓励日新月异的新名词和新术语(1分),无论是业务需求还是娱乐需求,应该兼容并包,这样才不至于墨守成规落入僵化的思维意识中(1分)。

评分说明:明确态度1分;作者观点概括1分;支撑自己的理由2分(要求理由之间以及理由与观点之间具有逻辑性)。

10.(2分)乌镇代表了江南历史变迁、文化传承的遗迹。(评分要点:历史文化1分,遗迹1分) 11.(5分)“沁”有滋润之意,“养”有养护之意(1分);乌镇水网稠密,傍河而居,得水之滋润;乌镇有软泥上的青荇等,满眼的绿意;乌镇还有码头和船等便利的交通以及隔水人家的谦和等(2分)。“沁养”二字表现了乌镇在时光流逝中依然温润的生命特质(1分),表达了作者对乌镇人不疾不徐的生命态势的欣赏和赞美(1分)。

评分说明:“沁养”的词义1分;结合内容分析,每点1分,共2分;“沁养”在文中的含义1分;作者的情感1分。

12.(4分)水乡乌镇承载了游子如水一般绵长的愁绪;乌镇是游子倚桥寄托思念的所在;雨中乌镇蕴含了游子无限心事和愁肠的文化风景;幽深的巷子是牵肠挂肚柔肠百转的游子的心事(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乡愁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其间承载了古老民族的历史文化(1分),作者借此委婉了批评了当下华而不实的文化现象(1分)。

评分说明:乌镇的特征2分,“乡愁”内涵1分,“却提供了一个??样本”的意味1分。

13.(5分)【示例1】第⑩段多用整句(1分),如“河暗、浪白”句,“秋雨、残风”句以及“凝住了、冻住了”句(1分),生动地展现了乌镇古朴中透着文化,清冷中蕴含着无限心事的特点(1分);韵律和谐,句式工整,蕴含了文学性(1分)。语言运用典雅古朴,契合所要表现的“乡愁样本”这一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1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