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对比教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24: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对比教学

作者:季凤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6期

【摘要】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是两篇风格极其相似却又各有风格的唐代诗歌佳作。在教学中,这两篇作品虽各自独立,但可以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将两篇作品放到一起对比教学,从主题、形象、手法、风格等各个层面进行赏析,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崔颢 李白 诗歌 对比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6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语文》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古诗词也吸引了很多青年大学生,其中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两篇唐代名作更是佳作之选。在教学中,这两篇作品虽各自独立,但可以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将两篇作品放到一起对比教学,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具有可比性

(一)两篇作品颇有渊源。崔颢的《黄鹤楼》为古人所极力称赞,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相传李白后登临黄鹤楼本欲作诗,却因见到此诗而搁笔作罢,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直到后来李白在江浙游玩路经南京,兴起欲与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两篇作品因此渊源,而常被人们并提并比较谈说。

(二)两篇作品风格相似。这两位诗人都是盛唐时候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都闪烁着盛唐诗歌特有的“盛唐气象”,有相似之处。更兼后者仿前者所作,故二者在风格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这两位诗人诗风又各不相同,造就这两首诗很大差别。无论是相似或相异,都给教学中对比教学带来可能。 二、对比教学探析

“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要贯彻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比较教学方式成为当代大学课堂越来越受关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辐射形式将具有相似度的作品勾连结合联系比较,找出不同作品中的相似之处,凸显不同作家的艺术个性和不同作品的文学风格,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欣赏作家作品、拓宽知识面、融合各种信息。以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为例,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开展对比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