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20 21:07: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安全乡军兴希望小学 何银平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石,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的成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育者,而是由一个教育者转换成为一个参与者;教师的职责也不再仅仅是传递和传输知识,而是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转换为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服务。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卓越的才能和学识,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备条件 一个人外貌气质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但一个人的被尊重与被接纳程度更在于其能力大小,学问深浅。一般来说,在其它条件相当时,一个人越有能力就越受欢迎。由于能力强能在某些方面能给他人以帮助,他们的言行往往让人赏心悦目,这本身就让人赞赏。因此在课堂教学与日常管理中,教师要以自己的高超授课技艺,卓越组织管理能力,赢得学生赞赏,以自身的学识、才华和人格精神去征服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心里接受。为此教师必须不断扩充知识,提高能力,加强修养。一个具备优质素质的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和仿效的楷模,而且会引起学生内心由衷的崇敬和向往心理,将唤起相应的情感体验,激起奋发向上的激情,使师生关系处在和谐融洽之中。 二、高超的批评艺术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其实,学生有时候的好多错误都是无心之举,教师在处理学生的无心之错、无心之举时,要能够体谅和宽容。对于学生“屡教不改”,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错误,也必须基于对学生的爱的基础之上,选择学生的心理能够承受并接受的惩戒方式,而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惩罚方式。青少年年龄小、理智差、情

绪波动大,对老师的情感特别敏感。当他们发现老师对自己亲切友好时,便会受到鼓舞,积极性更高;如果发现老师对自己粗暴或厌恶,便会受到刺激,产生消极情绪,并远离老师,进而由讨厌某老师发展为讨厌其执教的那门课,形成学习障碍。所以对教育者来说,巧使批评教育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以为容易被青少年接受的批评方式大体有如下几种:

(一)“糖衣药片”式。人们都不愿吃药,聪明的制药商便在难以下咽的药丸外面包上一层糖衣,巧妙地解决了吃药难的问题。从中我们也悟出一个道理,即使批评学生时应设法使其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

(二)曲线迂回式。有些学生个性强,脾气倔,教师硬碰硬,往往两败俱伤,还会严重影响教师威信,不如保护他的自尊心,委婉的批评教育。

(三)移花接木式。有时候,矛盾冲突刚刚发生过,学生情绪低落,思想呈封闭状态,教师交流很难达到目的,此时不应急于批评,可谈些别的欢乐的事情来调整情绪。

(四)侧击暗示法。根据心理学上“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暗示期待效应,有些情况下不必针尖对锋芒似的批评,只需将自己的思想意见暗示给对方,即达到了说服对方的目的,又不造成对对方心理的伤害。

三、适当的权威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权威是教师实现教育的重要保证,一个教师如果在学生面前没有权威,那么,他的教育就根本无法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无从保证。

但权威过重,总以“师道尊严”来自居,也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隔阂。从儿童成长的过程来看,儿童对待教师权威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无条件地服从、认同、再到尊重等几个阶段。所以,教师的权威在不同的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目中,它的标识时不同的。一个普遍的趋势是,对教师的信服,有一个逐渐由外到内的过程,即从对教师的绝对崇拜,到对教师人品、能力的关切的过程。教师的权威来自于教师的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个方面。教师的权力影响力是教师的职业所具有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所赋有的权威,不过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这一影响在逐渐地弱化;非权力影响力则来源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它主要体现教师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和对知识的拥有量上,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个人热情;引导受教育这将其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受教育者学会工作、研究、发明,学会主动参与到教育的全过程”。 四、正确对待学生意见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随着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对教师的意见不是“句句照办”、“事实服从”,而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正因如此,在学生中间,常常会出现与教师的意见不一致或相抵触的情况。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能妥善处理,就能使之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得到健康发展;反之,若将其视为“不听话、不服管”或“有意与老师作对”,那么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当学生有不同意见时,教师要无偏见、不偏袒学生、不歧视差生;不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相貌以及与教师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影响对待学生的态度及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