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照眼明 古诗词夏之意象二:石榴花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2:58: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月榴花照眼明 ——古诗词夏之意象二:石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

——古诗词夏之意象二:石榴花

川 雪石榴是夏天的心脏(郭沫若《石榴》),石榴花是夏天一道亮丽的风景。石榴在我国历史悠久,很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因为它外表美观,口味酸甜,更是因为它寓意吉祥,象征了人们希望的那种红红火火、多子多福的美好生活。石榴花色彩艳丽,如火一般的颜色甚是惹人喜爱,中国人向来喜欢红色,满枝的石榴花象征了繁荣、美好、红红火火的日子。我国人民长期把石榴作为吉祥之果。面对花果并丽,火红可爱的石榴,文人雅士们诗情勃发,纷纷作诗赋词,讴歌吟颂,为石榴花赋予了很多情感,留下许多咏石榴花的诗词。

据传石榴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得安涂林安石榴以归,名为安石榴。”“海石榴”,则是从东方引进的。唐朝时,女皇武则天特别喜爱石榴,于是其栽培随即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一度出现长安“榴花遍近郊”的盛况。当年杨贵妃在华清宫时,也特别喜欢石榴花,亲手在七圣殿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以观赏石榴花的艳态美容,因此有了“贵妃花石榴”的美名。唐代诗人于兰《千叶石榴花》

诗云:“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若教移在香闺畔,定与侍人艳态同。”诗的末句把石榴花的娇态与香闺中的美女相类比。“路远无由寄,徒念春闺空”(《咏石榴》),南朝诗人魏澹也将那石榴花比作思念中的闺中人。可见石榴在当时绝非凡品,它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一首《咏邻女东窗海石榴》,有“花面交相映”的美: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山东女儿的东窗外,有一株世上罕见的海石榴。茜纱窗下,鲁女同海榴同时出现。一个是富有生命,富有情感美丽迷人的少女,一个是花朵乍开,明艳照人的植物,这一“花面交相映”的情景,构成这幅东窗海石榴图轴的最美的部分。“稀”,既指海石榴,也指鲁女,在诗人的心目中,他们二者都是世上稀有之物。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海石榴之所以是世间所稀之物,是因为它有倒映着绿水的像珊瑚一样明艳的花朵,它有任何东西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光辉,它有随风散发的醉人的清香。同样,这两句也包含着赞美鲁女的内容。红花绿水,相互映

衬,构成这幅画的基本色调,也充分体现了这幅画的色彩美。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前两句赞美石榴花的色泽,这两句突出石榴花的清香。花红香清,进一步说明了海石榴的世之所稀。“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出于对海石榴的喜爱,特别是出于对鲁女的爱恋。诗人情愿让自己变成东南向的石榴枝,去拂动鲁女的罗衣。可见,这爱是十分强烈的,这痴情是十分浓郁的!

可惜的是“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当诗人要化作东南枝的梦破灭后,他多想走过去同鲁女一起共同攀折石榴花枝,可是“男女授受不亲”的信条阻止了他,双方既不相识,又不曾有片言只语的交谈这一事实,又熄灭了他心头的那一把痴情的火,二人仅仅是陌路相逢,作者内心的衷曲难以表露。 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作者只能伸长脖子痴痴地望着那近在咫尺却又似乎远在千里的金扉而惆帐,而愁思。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内心的独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是强烈的、真挚的,同时又是微妙、细腻的。 唐代诗人韩愈的《榴花》,则表现了一种凄清的美: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五月里石榴花开了,红艳似火,耀眼夺目,隐约可见榴子结于枝子间。可惜的是,这么好的花却无人来观赏,此地没有赏花人车马的痕迹。大红色的榴花在人们漠视的冷遇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