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16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基本能力考试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22:04: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疆2016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基

本能力考试试卷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在学习迁移的理论研究中,提出三维迁移模式的心理学家是()。 A.贾德 B.里德 C.奥苏贝尔 D.奥斯古德

2、社会要求与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教育机构 C:政府 D:父母

3、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__。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生产劳动 D.社会活动

4、张三在评定行为的好坏时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根据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理论,张三属于()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D: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5、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遵循的是____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6、《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__。 A.中央 B.地方 C.学校 D.家庭

7、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__。 A.二年级

B.三年级 C.四年级 D.五年级

8、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之为__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9、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10、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11、The boy____ when he said that he____ the eggs____ by the hen in the closet before he____ down to have a rest. A:was lying,had laid,laid,lay B:had laid,lay,laid,was lying C:lay,was lying,lain,lay D:laid,lay,lain,lies

12、北京林业大学有8个食堂,每天就餐人数达1.5万。这些人若都使用一次性筷子,一年要耗费1640多万双,等于毁掉3200棵生长五六十年的大树。于是,该校师生呼吁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且他们坚持了整整7年。以下除哪项外,从不同方面对北京林业大学师生的做法提供了支持?

A:荣辱观的培养,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B:林木对涵养水分、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我国森林资源匮乏,把一片树木用来做一次性筷子,是莫大的浪费

D:森林资源不是只保不用,适量采伐,合理使用,会促进经济发展和林区保护 13、温故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E:重视个别差异 14、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这是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的____ A:原型内化 B:原型模仿 C:原型定向

D:原型操作

15、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怀特断言:“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一观点反映了幼儿园()的重要性 A:游戏活动 B:环境创设 C:教育活动 D:一日活动

16、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A:能力 B:学识 C:态度 D:方法 1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__。 A.示范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传道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18、我国的教师节()

A:是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法定节日 B:是我国《教师法》规定的法定节日 C:是国务院规定的法定节日 D:不是法定节日 19、国家课程属__ A.一级课程 B.二级课程 C.三级课程 D.中央课程

20、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著作,因此,《狂人日记》不是一天能读完的。上述推理中的逻辑错误是() 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 C:以偏概全 D:循环论证

21、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__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地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22、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被称为() A:认同 B:服从 C:从众 D: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