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9:36: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

姓 名: 王素霞 身份证号:411123196705177549 学 号: 培训中心: 考试日期: 完成时间: 2018.7.5 阅卷教师: 阅卷教师: 论文成绩: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王素霞

考试时间:2018年7月5日

摘要:应刘鑫同学家长的要求,我校五年级的刘鑫同学走进了我的视线。根据他的症状和家长及班主任田园的介绍,我认定刘鑫是看待事物较为极端和片面,并且亲子间缺乏沟通而产生的逆反心理问题。于是经过科学的诊断,我制定了相应的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刘鑫的叛逆心理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基本上克服了叛逆的性格。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 独生子 叛逆 效果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的研究对象是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刘鑫,男孩,12岁,独生子。刘鑫在校表现差,平时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另外,刘鑫情绪偏激,经常和同学打架斗殴,顶撞父母和老师。 二、案例分析 1.观察和他人反映

刘鑫看上去很正常,可是询问他问题时,总表现出一种不配合的态度,有时甚至表露出敌视、玩世不恭的神情。

据刘鑫母亲说:刘鑫同学在家只与母亲有极少的语言交流,与父亲基本无话可说,对父亲的态度冷若冰霜。父母越是管得严,他越是对着干。

我从与刘鑫母亲的几次谈话中得知,他对父亲的反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父亲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例如他成绩不好就经常当着亲友的面数落他,让他感到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第二、父亲的期望值太高,切望子成龙心切,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三、,父亲在生活上要求太严,也较为刻板。例如每天一定要洗头、洗澡、洗脚等,让他感到有点不可理喻。 2.心理社会发展历史

主要因素:父亲太不近人情,让他无法忍受。 促使因素: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

附加因素:母亲则没有主见,无论什么事都对父亲言听计从,一点也不懂得为他着想。 社会文化因素:父母教子方法及学生自身成长中的个性修养存在问题。 3.评估与诊断

经过多方了解,细心观察,查阅书籍,认真揣摩。我认为这是一例较为典型的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引发逆反心理问题的个案。

案例中父亲的专横、不尊重、期望值过高等都引起刘鑫的极大不满,进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但又找不到渠道排解时,便在感情上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但是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反而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因此对他更加严格要求。具体表现为: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论父母的要求是否正确,他都只有一种态度——与之对着干。因此,要做好刘鑫的心理辅导工作,必须解决下面两个问题:第一,改变刘鑫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第二,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习惯和教育方式。 三、辅导过程 1.方案设计

目标:希望通过辅导,能改变刘鑫对家庭的逆反心理,从而改善他与家庭的关系,进而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步骤:帮助刘鑫分析自己不良行为的现状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自我检讨并提出各自的期望;为刘鑫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刘鑫提供学习帮助。

辅导方法:情感沟通、就事论事、用技巧说话、众志成城、激励机制。 治疗时间:整个过程约九周,分三个阶段进行。 2.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创设条件,向双方渗透辅导理念。(约1周) (1)了解刘鑫与家庭关系的现状,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

几次的接触,我已经取得了他的信任,基本上成长无话不说的朋友。他坦然承认自己对父母尤其是父亲极为不满,自己的所作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激怒父母。有时甚至把成绩差作为一种报复的手段。面对他的坦言,我又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向他说明父母的良苦用心。告诉他从客观上说,父母的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自己的看法也不完全正确。引导他正确地看待父母的教育,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和态度的错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