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外来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2:29: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外来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作者:李叔君 汤佳瑛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1期

摘 要:本文运用社会认同理论,以杭州市L社区为个案,详细调查了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外来人口社会融入难的原因,并从打破制度壁垒,促进身份认同;拓宽社会网络,促进心理融合;运用非政府组织力量与志愿者队伍,促进群体间的融合;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等四个维度提出了促进外来人口融合的具体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会认同;外来人口;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41-0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寻找新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外来人口在为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与外来人口相关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可以说,解决好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事关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除此之外,外来人口由于自身的文化习俗、观念传统等因素与本地居民存在着差异,容易与本地居民产生隔阂,继而导致了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问题的产生。有效解决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将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城市社区的发展。 一、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一)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塔菲尔和特纳等人提出的,通过对群体行为的研究而不断发展。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的认同作用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并且以此来研究群体间的行为[1]。

塔菲尔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认识到自身隶属于某个群体,并且意识到群体的情感与价值”[2]。它是“群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取向和行为的体现,是一种集体观念,它是团体凝聚力增强的价值基础”[3]。劳伦斯和贝利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些诸如家庭、社交、社会地位、阶层属性、团体成员资格等的社会关系”[4]。王春光则将社会认同视为“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5];赵志裕等人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区分自身与他人,同时吸收群体成员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与群体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6]的过程。特纳和塔菲尔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加以区分,他们认为个体认同是对个人的认同作用,用以描述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而社会认同是社会的认同作用,是对群体成员共同特征的描述[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体来看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认同中的能动作用。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假设就是,所有行为无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因此,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尤其关注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之后,得到积极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以此区隔他人的动力过程[8]。 (二)外来人口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記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公民在“常住地”登记常住户口,在当地称为“常住人口”,到本市县外的其它地方需申报暂住登记,被称为“暂住人口”,即为“暂住户口人员”。而一般外来人口的定义是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人,指那些现居住在本市半年以上,但其户口登记在外省市的人口。 (三)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次抽样调查选取杭州市L社区作典型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在杭州市L社区居住5个月以上,年龄在18-50周岁的外来人口。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剔除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480份。共访谈外来人口50名,访谈本地居民30名。

二、个案分析:杭州市L小区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现状 (一)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总体很好,但是留杭意愿不强烈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中,有66%的受访者对杭州的感觉非常好,很喜欢这个城市,有17%的人认为杭州较好,而感觉一般的占17%。所以从整体来看,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但问及是否有留杭的意愿,有84%的受访者表示还不确定,而只有8%人明确选择了愿意,有8%的人明确选择了不愿意。受访者表示“看过杭州,都觉得自己老家实在是有点差了。但是,毕竟那里有家人。虽然家乡交通不便,不如杭州繁华,但是,家乡的空气很好,自己种种菜,养养花什么的,过得也挺舒服。而且在杭州就只能住这么小的地方,在家里地方就大很多了。”留杭意愿不强烈,侧面反映了外来人员融入本地居民的意愿不够强烈,这种犹豫及不确定性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层面、文化层面等各方面的融入。 (二)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互相心理接受程度高、但缺少深入交流

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交流情况的调查显示,有42%的外来人员选择了与杭州人交流较多,有25%的人与杭州人经常交流,而有33%的人与杭州人偶尔交流。但问及平时交流最多的人群,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自己学习或者工作相处的人。可以看出,外来人员与杭州人的交流多是出于学习、工作的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邻居是本地人,但是平时候也不怎么说话的,最多看到了打个招呼,问候下就好了。平时大家都要工作的,没有时间聊天,而且也没有什么事情好聊的。大家都是开了门进了屋,门一关就好了。”访谈中,受访者表示虽然和本地人群交流较多,但也坦言邻里间交流较少,最多是见面打个招呼,欠缺深入的交流。

(三)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厚,文化融合程度弱

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郁,不论是从心理上对杭州缺少“家”的感觉,逢年过节仍会有回家寻根之举,还是从文化的维度上看,对于本地方言及本地习俗的了解程度一般,而自身对于家乡的习俗的保持程度较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都表现出来,深层次的心理融合还是浅层次的文化融合都存在着阻碍。问及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是否会回家乡时,有83.33%的人选择每次都回,而有16.67%的人选择大多数都会回去。对本地习俗的了解情况,有50%人基本了解,有41.67%的人了解甚微,完全不了解的只有8.33%的人。

“城市里么过年的气氛还不怎么浓的,我们老家那里过年要多热闹就多热闹,天天都有唱戏的表演啊,舞龙的,敲腰鼓,每天都很热闹。不像这里,气氛也不怎么有。”受访者对于杭州“家”的感觉不浓厚,而家乡过节的气氛更能吸引着他们。同时,他们认为家乡的亲朋好友更能带给他们温暖与关怀。

三、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难的原因解析 (一)户籍制度壁垒,阻碍社区融合

在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上,制度上的限制和约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制度限制是以户籍制度为主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与户籍相联系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等,这些制度限制了一部分外来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使那些外来人员处于“体制外”而难以进入“体制内”,牵制着他们的社会流动[9]。 我国的户籍制度影响深远,不仅仅是对相联系的制度、社会流动产生影响,更多的是对心理层面的影响。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将人分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户籍制度对于人口的流动的影响程度不断减小,同时,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群体偏见。但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因而,外来人口会在不自觉之中将自己与本地居民区分开来,将本地居民视为另一群体。虽然身处外乡,依旧怀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保持着家乡的习俗,过年过节有着深切对家的期盼,而对流入地缺少“家”的情结。在调查中对于留杭意愿以不确定为主更证实了这点。 (二)社会网络孤岛化,阻碍心理融合

覃国慈提出,居住地的边缘化对“本地人”、“外地人”这两个群体之间隔阂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尽管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生活在同一空间,但是因为缺乏互动,从而形成“一座城市、两个生活圈子”的现象,进而导致心态上的边缘化与身份上的边缘化。李强提出,人际交往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