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复习题答案((下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4:37: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 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 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 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OD与TOD或TO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水体自净从净化机制来看,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氧垂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特点 5.试论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标、环境容量之间的联系。

答:环境容量是水环境质量标准指定的基本依据,而水环境质量标准则是排放标准指定的依据。

6.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哪几种?各标准的使用范围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浓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又可分为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

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基本上都是浓度标准。

国家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规定了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用于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行业标准:根据部分行业排放废水的特点和治理技术发展水平,国家对部分行业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省、直辖市等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管辖地水体污染空制需要,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仿治法》制定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地方标准可以增加污染物控制指标,但不能减少;可以提高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但不能降低标准。 二、污水的物理处理

1.试说明沉淀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并讨论各种类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各适用在哪些场合? 课后习题有答案

2.设置沉砂池的目的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答:沉砂池的设置目的是去除污水中泥砂、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控制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或旋流速度,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平流式沉砂池是通过控制进入的污水流速,以重力分离无机颗粒;而曝气沉砂池是由于曝气作用,在池的横断面上产生旋转流动,整个池内水流产生螺旋状前进的流动形式,无机砂粒由于离心力作用而沉入集砂槽中。

3.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上浮)的基本规律,影响沉淀或上浮的因素有哪些?

答:水的沉淀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密度比水大,在重力作用下,悬浮物下沉而实现悬浮物与废水分离。

F1、F2分别表示球形颗粒的重力和水对颗粒的浮力,则颗粒在水中的有效重量为 (1)

式中:d为球体颗粒的直径;ρs、ρ分别表示颗粒及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以F3表示水对颗粒沉淀的摩擦阻力,则

(2)

式中:A为颗粒在沉淀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对球形颗粒,A ;u为颗粒沉速;λ为阻力系数。

对于层流,结合式(1)和(2),在Re﹤1时, u

式中:μ为水的黏度。上式表明:(1)颗粒与水的密度差(ρs-ρ)愈大,沉速愈快,成正比关系。当ρs﹥ρ时,颗粒下沉;当ρs﹤ρ时,颗粒上浮;当ρs=ρ时,颗粒既不上浮也不下沉;(2)颗粒直径愈大,沉速愈快,成正比的平方关系;(3)水的黏度愈小,沉速愈快,成反比关系。因水的黏度与水温成反比,故提高水温有利于加速沉淀。

4.已知某小型污水处理站设计流量为Q=400m/h,悬浮固体浓度ss=250mg/L。设沉淀效率为55%。根据试验性能曲线查得μ0=2.8m/h,污水的含水率为98%,试为该处理站设计竖流式初沉池。

5.已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平均流量为Q=20000m/d,服务人口100000人,初沉污泥量按25g/(人·日),污泥含水率按97%计算,试为该处理站设计曝气沉砂池和平流式沉淀池。 6.加压溶气气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流程与溶气方式?各有何特点? 答案见课后习题

7.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黏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改善微气泡与颗粒的黏附性能?

答:见1-6章内容概要。

8.气固比的定义是什么?如何确定适当的气固比?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