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MIdas建模基本操作步骤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5 19:58: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 、车道及车道面定义

移动荷载的施加方法,对于不同的结构形式有不同的定义方法。对于梁单元,移动荷载定义采用的是车道加载;对于板单元,移动荷载定义采用的是车道面加载。对梁单元这里又分为单梁结构和有横向联系梁的梁结构, 对于单梁结构移动荷载定义采用的是车道单元加载的方式,对于有横向联系梁的结构移动荷载定义采用的是横向联系梁加载的方式。对于单梁结构的移动荷载定义在 PSC 设计里边已经讲过了,这里介绍的是有横向联系梁结构的移动荷载定义以及板单元移动荷载定义。

横向联系梁加载车道定义: 在定义车道之前首先要定义横向联系梁组, 选择横向联系梁,将其定义为一个结构组。车道定义中移动荷载布载方式选择横向联系梁布载(图 1) ,然后选择车道分配单元、偏心距离、桥梁跨度后添加即可完成车道的定义。

车道面定义(图 2) :对于板单元建立的模型进行移动荷载分析时,首先需要建立车道面。输入车道宽度、车道偏心、桥梁跨度、车道面分配节点后添加即可完成车道面定义。

(二) 、车辆类型选择

无论是梁单元还是板单元在进行移动荷载分析时,定义了车道或车道面后,需要选择车辆类型,车辆类型包括标准车辆和用户自定义车辆两种定义方式(图 3) 。

(三) 、移动荷载工况定义

定义了车道和车辆荷载后,将车道与车辆荷载联系起来就是移动荷载工况定义。在移动荷载子工况中选择车辆类型和相应的车道, 对于多个移动荷载子工况在移动荷载工况定义中选择作用方式(组合或单独) ,对于横向车道折减系数程序会自动考虑(图 4) 。

(四)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在移动荷载分析控制选项中选择移动荷载加载位置、计算内容、桥梁等级、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及计算参数(图 5) 。

注意事项总结:

1、车道面只能针对板单元定义,否则会提示“影响面数据错误” 。

2、车道定义中,当为多跨桥梁时,对应下面的车道单元应输入不同的桥梁跨度。该功能主要为了对不同跨度的桥梁段赋予不同的冲击系数。

3、移动荷载工况定义中当考虑各子荷载工况的组合效果时,组合系数在各子荷载工况定义中的系数中定义。 4、移动荷载分析控制选项中影响线加载点的数量越多在移动荷载追踪时荷载布置位置越精确;计算内容选项中如果不选择计算应力,那么在后处理中将不会显示由移动荷载引起的结构应力;当冲击系数不按基频来计算时,选择规范类型为其他规范,这里提供了多种常用的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图 6) 。

十一 变截面及变截面组的定义

通过对一组梁单元截面的定义来演示变截面和变截面组如何定义,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变截面是针对某个单元的截面形式;对于一组连续的单元,当截面类型相同、变化形式相同时,可以采用变截面组的功能。

定义变截面时,只需在“截面—变截面”里定义即可。定义变截面组时,首先要先针对一组单元定义一个变截面,这个变截面的 i 端截面形式为这一组单元 i 端截面形式,这个变截面的 j 端截面形式采用的这一组单元 j 端的截面形式,然后将这个变截面赋予给这一组单元形成如图 1 所示的结构形式,然后再在模型—变截面组中定义变截面组数据,这里包括变截面组名称、变截面组包含的变截面单元、截面高度方向和截面宽度方向的变化形式,然后选择添加,即可将采用相同变截面的一组单元转变为适用于一组单元的变截面组,形成如图2 所示的结构形式。

定义了变截面组后,如果要查看每个单元的截面特性,可以使用转变变截面组为变截面的功能,将适用于一组单元的变截面组转变为针对每个单元的变截面。

十二 质量数据定义

在进行动力分析时要对结构输入结构的质量数据, 质量数据在程序里有三个地方可以生成: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质量、将荷载转换成质量、节点质量。

质量就是结构上由于本身重量而引起的荷载。包括自重(结构自身)、二期恒载(铺装等附属设施)、设备。 自重引起的质量也就是结构自身的质量只能在 “模型—结构类型—将结构的自重转化为质量”中定义,只要选择转化的方向就可以了。

对于二期恒载,在进行静力分析时,一般都是按照荷载的形式施加的。在进行动力分析时,二期恒载部分的质量定义需要在“模型—质量—将荷载转化为质量”中来完成(图 1) 。

如果结构中还存在使用上述两个功能仍没有定义的质量,用户可以使用“节点质量”命令直接输入。 对于结构的质量数据可以通过“查询—质量统计表格”来查看具体的质量的定义情况(图 3) 。

十三 PSC截面钢筋定义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除了配置预应力钢筋外,还要配置普通钢筋。程序中的普通钢筋按照两个对话框输入:一是纵向钢筋,二是抗剪钢筋(图 1,图 2) 。其中抗剪钢筋中又包括了弯起钢筋、腹板竖向预应力钢筋、抗扭钢筋

(抗扭箍筋和抗扭纵筋) 。

演示例题中采用的是 T 形截面,纵向普通钢筋配置情况是:在马蹄部分配置了两层纵向普通钢筋,在上翼缘配置了一层普通钢筋。对于纵向钢筋输入钢筋配置位置数据后,在PSC 截面钢筋输入对话框中会时时显示钢筋的布置情况, 可以方便用户检查钢筋输入是否正确。

“抗剪钢筋”数据输入中包含纵向弯起钢筋、腹板竖筋、抗扭钢筋、抗剪钢筋的配置数据。对以上数据输入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 、对于弯起钢筋需要输入的是该截面处弯起钢筋的间距、弯起角度、弯起钢筋面积;

2) 、对于纵向抗扭钢筋不包含在 PSC 截面纵向钢筋数据中,而是要在抗扭钢筋中单独定义。在 PSC 截面纵向钢筋中输入的是仅提供抗弯作用的纵向钢筋数据,同样在抗扭钢筋中定义的箍筋数据也仅用来验算剪扭构件的抗扭和抗剪承载力;

3) 、在箍筋数据定义中输入的是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箍筋数据;

4) 、对于所有的箍筋数据输入的都是单肢箍筋截面积,程序计算时会按双肢箍筋进行计算。 因此对截面可能配置多肢箍筋的情况要先将多肢箍筋面积按双肢箍筋面积进行换算后输入换算后的单肢箍筋面积。 配置了纵向普通钢筋后在分析中如果要考虑普通钢筋对截面刚度的影响以及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就要在“分析—主控数据”中选择“在计算截面刚度时考虑钢筋” 。否则程序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纵向普通钢筋对截面刚度和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

十四 节点荷载

选择要定义节点荷载的节点,针对6 个自由度方向输入定义的节点荷载即可。如果针对节点定义了节点局部坐标系,那么定义的节点荷载是在节点局部坐标系的方向施加的,否则是在整体坐标系的方向施加的。

十五 梁单元荷载定义

梁单元荷载包括梁单元均布荷载、梁单元集中荷载、梁单元梯形荷载几种形式(图 1所示) 。

定义梁单元荷载时,首先选择梁单元荷载类型,然后选择作用方向,再按荷载作用位置输入作用位置处荷载集度即可完成梁单元荷载的定义。

在例题中为大家分别演示了集中荷载、均布荷载、梯形荷载的定义方法,相同类型的梁单元弯矩和扭矩荷载采用相同的定义方法。各种荷载值见表 1。

十六 组的定义

进行施工阶段分析时一定要定义组信息。 组是 MIDAS/Civil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可以将一些节点和单元定义为一个结构组,以便于建模、修改和输出;将在同一施工阶段同时施加或同时撤除的边界条件定义为一个边界组; 对于在同一施工阶段施加或撤除的荷载定义为一个荷载组;对于受力性能相同、预应力损失情况一致的钢束定义为一个钢束组。组的定义极大的方便了施工阶段的定义。

定义组时,首先要定义组的名称,然后选择该组中包含的节点或单元,将组的名称拖放到模型窗口中,即可完成对结构组的定义。对于边界组和荷载组的定义也可以在定义边界条件和定义荷载时实时地选择各边界或各荷载所属的边界组或荷载组情况。例题中给出的是在已经定义过边界条件和荷载条件的模型中通过修改边界和荷载信息来定义边界组和荷载组的情况。

实时定义的情况如图 2 所示。针对某节点或单元定义的边界条件,通过选择边界类型—边界组名称—约束类型,即可完成边界组的定义;对于荷载组,通过选择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名称—荷载组名称—荷载集度,即可完成荷载组的定义。

需要修改边界组和荷载组时,可以通过修改边界信息和荷载信息来完成。如 3 图所示为边界组的编辑情况,在边界条件信息表格中通过下拉菜单来选择修改边界组信息。

进行施工阶段分析时, 首先要定义组信息,然后就可以定义施工阶段信息了。选择在同一个施工阶段施工的构件定义为一个结构组,并在该施工阶段中激活,将在同一施工阶段拆除的构件定义为一个结构组,在该施工阶段钝化。边界组和荷载组的定义同结构组的定义。

定义好施工阶段信息后,进行施工阶段分析时,还要选择施工阶段分析控制选项。 选择计算分析的施工阶段、 考虑收缩徐变效果的计算控制选项、 结果输出控制等内容。

十七 支座沉降分析数据和支座强制位移

支座沉降分析数据和支座强制位移都是用来分析沉降对结构影响的, 但针对的情况有所不同,对于已经明确知道沉降值和发生沉降的支座位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定义支座强制位移来进行分析;当不确定具体哪个支座发生沉降,可以通过定义支座沉降分析数据来分析。

对于支座强制位移分析,通过定义节点强制位移即可。选择荷载—节点强制位移,选择发生位移的节点,输入已知的各自由度方向变形值,程序对定义了变形的自由度自动施加约束。

对于支座沉降分析数据,首先要定义可能会发生沉降的支座的沉降值,即支座沉降组定义,然后针对支座沉降组

定义支座沉降荷载工况,选择可能发生沉降的最多和最少沉降组个数,由程序自动组合各种可能的沉降工况进行分析,最终给出最不利沉降下的分析结果。

十八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

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联合截面,要进行考虑联合效果后的结构分析,特别是包含混凝土的联合截面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时必须要使用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能。

首先采用联合后截面建立结构模型,并定义施工阶段信息,然后才能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选择荷载→施工阶段分析数据→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能来定义。

本文以钢管混凝土为例(图 1) ,钢管直径 1m,钢管壁厚 ,钢管采用 Q235 钢材,内部填充 C40 混凝土。采用的施工顺序为:架设第一跨钢管→灌注第一跨混凝土→架设第二跨钢管→灌注第二跨混凝土,其中混凝土考虑收缩徐变效果。

在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时,首先要选择联合截面开始的施工阶段, 对于建模时采用的截面为组合截面或联合截面时,联合形式包括标准和用户两种方式,当建模时采用的截面为一般截面时,联合方式只有用户这一种方式。本例题中采用的是普通截面,所以联合形式只有用户一种形式,分两次联合, 所以位置号输入 2。在施工顺序一栏中输入联合前各截面的材料类型、参与联合阶段、材龄、联合前截面形心的相对位置、联合前截面刚度等数据。 (这里要注意的是联合前截面形心的相对位置的参考点是建模时所用截面轮廓的左下角。 )每个位置处对应的刚度是联合前的截面刚度,可以数值输入,也可以通过建立联合前截面并在刚度定义中导入联合前截面即可。

十九 截面特性计算器

对于一些特殊截面可以通过程序自带的截面特性计算器功能来计算这些截面的截面特性值,并导入到程序中定义新的截面。对于一般截面通过生成 plane 形式截面来计算截面特性,对于薄壁结构采用 line 形式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

例题中分别针对 plane 形式截面和 line 形式截面分别建立模型计算截面特性值。

通过导入 dxf 文件生成 plane 形式截面来计算截面特性值:在 AutoCAD 中的截面导入spc 中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值,导出 MIDAS Section 文件(只有 plane 形式截面可以导出 section 文件) 。

在 spc 中画得截面轮廓,并对薄壁截面各边赋予壁厚值,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值,导出 mct 文件。使用 line形式计算截面特性值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闭合截面必须对闭合部分首先生成封闭曲线(register closed loop) ,才可通过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值,否则计算得到的抗扭刚度值是按非闭合薄壁截面的抗扭刚度计算方法得到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