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0:24: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一、目的和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其目的是:

1、提高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同事友爱团结、协作公关,对事物能潜心考察、勇于开拓、勇于实践的基本素质。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推理、实事求是、用实践检验理论、全方位考虑问题等科学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4、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别人经验、从其它学科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能力。

5、培养学生根据条件变化而调整工作重点的应变能力。

6、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处理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核。

二、组织领导

全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校长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院(系)、教研室、指导教师分级落实完成。 1、 教务处职责

(1)协调解决场地和器材设备,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2)组织校级毕业设计(论文)检查组,负责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及组织校外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二次评议。 (3)组织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2、院(系)职责:

(1)依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标准,结合专业特色,制定本院(系)各专业的具体评分标准和规范。

(2)组织审定院(系)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指导教师。定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3)评选院(系)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并向学校推荐。 (4)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3、教研室职责:

(1)教研室要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成员3-5人。

(2)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题工作在第7学期末完成。

(3)根据指导教师的条件,确认指导教师名单。

(4)审定选用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指导教师的安排。 (5)检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填写情况。

(6)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把握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7)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8)做好本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工作。 (9)认真进行工作总结。汇总毕业设计(论文)资料送院(系)归档。 4、工作流程

(1)教研室确定课题及指导教师,填写课题一览表,报院(系)审批。 (2)院(系)通过教研室对指导教师下达任务,报教务处备案。

(3)院(系)公布校、院(系)两级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要求、评分标准及有关管理规定。

(4)向学生公布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及有关规定。召开由全体师生参加的动员会,由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

(5)院(系)根据题目情况组织学生作开题报告,或者由指导教师检查其进度计划。教研室和相关院(系)领导进行检查,教务处抽查。 (6)由院(系)会同教研室组织中期检查。

(7)答辩:根据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组织答辩。院(系)对答辩工作全面负责,对评分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教务处抽查。

(8)归档:毕业设计(论文)按学校有关规定归档。

三、选题

1、选题的基本原则:

(1)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的内容,使学生受到全面的锻炼。

(2)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任务,减少虚拟题目的数量及比重。 (3)课题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利于提高课题成果的质量。

(4)选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5)选题要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在培养方案规定的时间内,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 2、课题分配原则与方法:

课题分配原则:每人一题;因材施教,全面训练;双方选择或教师分配。

选题由指导教师提出报告,说明其意义、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前期工作及具备的条件,经教研室审定,报院(系)教学主任批准后,方可列入选题计划。选题计划公布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兴趣,申报选择意向,再由教研室协调。教研室根据学生意向、学生本人的实际能力、成绩以及课题的类型、分量、难易程度,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综合平衡,最后确定课题分配,并以书面形式将课题任务书下达给学生。 3、选题范围:

(1)文、理、经、管、法等类专业,应以完成毕业论文为主,题目以阐述理论原理和将理论原理应用于某些具体问题的课题为主。也可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专题研究课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方面得到较多的训练。

(2)工科专业,应以完成毕业设计为主,题目以工程设计类型的课题为主,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既有工程设计又有专题研究的课题,使学生既能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又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

(3)艺术类等其它特殊专业,根据专业情况及学科、专业发展特点经院(系)学术委员会讨论后确定选题范围。

(4)真题假作或虚拟课题对克服实际课题的局限性,摆脱现实技术条件的限制及进行技术储备等是有益的,但应注意题目的更新,并在指导上与真题同样严格要求。

(5)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眼界,提高质量。

四、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1、指导教师条件及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作风正派、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必须由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的教师担任,教授、副教授必须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助教不得单独承担指导工作,但可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协助指导。

(2)每个指导教师所带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数不得超过8人。指导教师确定以后,不要随意更换。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指导教师必须坚守岗位。确因工作需要非出差不可时,必须经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出差次数限于二次,总天数不超过14天)批准,并委派相当水平的教师代理指导。

(3)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学生,可聘请相当于讲师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有关教研室必须指定专人进行检查,掌握进度,协调有关问题。 2、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职责

(1)提出选题报告,报告包括选题的依据、目的、要求、主要内容、进行方式、分量大小以及准备的程度,现有技术和物质条件等,供领导进行课题审核和学生进行选择。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要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拟定任务书、指导书,收集资料以及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制定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

(2)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并提出具体的要求,指定主要参考资料。对多人承担的题目,应让他们既参与总体方案论证,又有符合工作量要求的独立完成部分; (3)审定学生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严格要求学生; (4)做好学生外文翻译的评阅工作;

(5)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报告,并对报告写出评语; (6)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评定成绩。 (7)指导做好毕业设计材料整理归档工作。

五、对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的要求

1、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向指导教师提呈调查研究提纲。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通过调查,在领会课题的基础上,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技术文献和科技情报资料。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前应结合毕业设计课题进行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不少于3000汉字。

2、学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列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所采取的方案与步骤。工作计划包括: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2)研究的目的;

(3)设计、实验研究方案的分析论证,原理综述,方案的拟定及依据的资料(国内外相关技术及其使用性能,运行情况与结构特点,经济指标及优缺点); (4)毕业设计工作的进度计划,材料消耗计划;

(5)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及最终结果。毕业设计工作计划编写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实施。

3、学生应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教师汇报毕业设计的进度,听取教师的意见和指导。

4、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科学

作风,爱护公共财物和文献资料,自觉遵守安全技术规程,爱护实验仪器,坚持节约,杜绝浪费,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5、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严禁抄袭他人的设计(论文)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一经发现,毕业设计成绩为零分,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6、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

7、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因故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者,不准参加答辩,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8、学生在毕业设计答辩后,应交回毕业设计的所有材料(包括毕业设计原文、图纸、报告、论文、调研资料、设计实验的原始资料、元件、印刷板等)。对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或转让,并协助做好材料归档工作。

六、工作量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 1、毕业设计:

(1)字数要求2.0万左右;

(2)外文资料翻译不少于3千汉字 (或2万印刷符);

(3)折算图纸工作量不少于1″图3张(包括总体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等)。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必须有原理图,图纸量酌减;设计任务以程序设计为主的所编程序行不少于500行语句; 2、毕业论文:

(1)论文字数1.5万左右;

(2)文献阅读不少于10篇,并写文献综述,其字数不少于3千汉字; (3)外文资料翻译不少于3千汉字(或1.5万印刷符)。

3、艺术类等专业依据院(系)所确定的选题内容由相关院(系)制定相应具体要求。

七、时间安排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具体时间依据当年教学日历。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第七学期末以前书面下达给学生,以便学生早作准备。如因特殊原因推迟应说明理由,但最迟应于第八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书面下达给学生。任务书由教务处统一制定格式,由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填写,并由指导教师所在教研室主任签名,发给学生本人妥善保管。任务书应装订入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报告)的正文中。

八、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

1、指导教师评阅: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认真、全面的审查。对学生外语水平、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情况及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等给出成绩,写出评语,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表》。评语的书写要客观、公正,体现论文的真实水平。

2、评阅人评阅:由答辩委员会聘请评阅人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认真细致的评阅,给出成绩,写出评语,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评议表〉〉。学生在答辩前5-7天将毕业设计(论文)送评阅人评阅。评语的书写要客观、公正,体现论文的真实水平。

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由各院(系)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委

员会由院(系)学位委员会成员及专家5-7人组成,设组长1人,秘书1人。根据需要,答辩委员会可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设答辩小组长1人,秘书1人(可由小组长兼任),具体负责本组学生的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成员及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讲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科技人员)的人员担任。 4、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1)审定学生答辩的资格;

(2)主持并组织全院(系)答辩工作; (3)聘请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人;

(4)讨论并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成绩及评语。 5、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

(1)根据学生呈送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翻译文章、毕业设计(论文),包括设计图纸、计算机程序及评阅意见等,答辩委员会审定答辩资格。

(2)举行答辩:先由学生介绍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然后学生回答答辩小组老师提出的问题。

(3)依据评分标准,答辩小组集体讨论决定每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和成绩,并向学生宣读答辩评语。

(4)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可由接收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我校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小组(我校教师任答辩组长)进行答辩,成绩的最后评定由教研室统一进行。 6、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采用结构分评定总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的评分组成,三部分的比例分别为30%,30%,40%。

毕业设计(论文)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记录成绩: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比例不得超过20%。

7、凡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者,作结业处理。半年后可申请随下届重修一次。学生重修毕业设计(论文)由原所在专业安排,办理手续和费用按学分制重修有关规定办理。

九、资料归档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归学校所有,要按规定做好归档工作。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应将所有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清点整理后交院(系)统一长期保管。 院(系)应汇总的论文资料: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3)正式毕业设计(论文)一本(包含相关图纸、图表,编写的上机程序等); (4)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表(指导教师用); (5)毕业设计(论文)评议表(评阅人用); (6)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 (7)文献综述及外文资料翻译; (8)包含全部论文内容的电子文档; (9)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

十、经费

1、经费按有关规定从院(系)学生实习费中支付。

2、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凡使用外院(系)实验室的,应事先联系落实,不收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