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道路施工技术交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3:15: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蜂窝、碎石窝、裂纹、拥包、油包等问题。 复压:初压后立即用12—15T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到稳定和无明显轮迹,并达到外观光滑平整,压实度大于标准值为止。 终压: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使沥青砼表面达到平整、光滑、外观良好。 压实度检查:用灌砂法或核子仪法随时检查压实度,获得要求的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C、路面养生: 在新成型的路面上,严禁通行或停放一切车辆。开放交通后,安排专人管理,不准在路面上行驶履带式拖拉机等一切可能对路面表面造成损失的车辆及机械。 ⑹缘石安装: A、测量放样:通常在作完基层后进行,按设计边线或其它施工基准线,准确地放线钉桩,测记缘石线和施工标高,以控制方向和高程。 B、钉桩:放样后钉桩挂线线,直线部分桩距20米,弯道部分5米,路口处桩距3米。 C、安砌:把平侧石测灰线排列好,沟槽挖出后,铺2—3厘米的1:3水泥砂浆作垫层,内侧上角挂线,缝宽1厘米。侧石高低不一致的调整时,低的用橇棍将其撬高,并在下面垫以砂浆,高的可在顶面垫以木条(或橡皮锤)夯击使之下沉,至合乎容许误差为度。勾缝宜在路面铺筑完成后进行,用100#水泥砂浆勾嵌。 D、后背填筑:用石灰夯填,夯实宽度不小于15里米,高度不小于15厘米。槽底、背后填土密实度轻型击实标准大于或等于90%。 E、湿润养生3天,防止碰撞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砌筑完毕的路侧石必须稳固,并应线条直顺,弯曲线圆滑美观、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牙,侧石勾缝应严密,缝宽应统一。 交底单位 交 底 人 接收单位 接 收 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土方工程: 主体采用机械辅人工开挖,开挖前先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用机动翻斗车随清理运走。每隔50米,挖临时排水沟,墙基绿化区挖至原土并外调好土回填。调运土方时避开树木以免碰撞。整平人行道路床时,如遇翻浆,塌陷等情况及时与建设方取得联系进行处理。 施工地下管线的保护: 先向有关部门要求管线交底,以明确地下设施的基本位置,必要时先开挖样洞,以探明准确位置,便于施工,并保证各种预埋管线的安全,施工过程中,对暴露的管线采用支撑保护措施。 分部工程 路基工程 路床土方 交底单位 交 底 人 接收单位 接 收 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准备、机械准备、配合比选定、下承层检验、测量放线、喷洒粘层、试验段铺筑等。 1. 材料准备 1.1材料要求:中面层所用材料应由坚硬、耐磨(磨光值大于12)干净无风化硬质岩石轧制而成。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颗粒具有棱角,接近立方体,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力。不得含有软质集料和其它杂质。 细集料采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颗粒组成的天然砂,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力。 填料可采用石灰岩等碱性岩石磨制的矿粉,但不得含有泥土等杂质。 分部工程 沥青面层摊铺 沥青面层工程 交底单位 交 底 人 接收单位 接 收 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沥青采用标号为70号A级沥青,运至现场的沥青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证明、检验合格证,并说明装运数量、日期、定货数量及相关的试验结果等。对于运至现场的沥青,按监理要求(150T)抽样检验。 1.2材料储备:对于以上检验合格的材料,可联系定货,进行事先储备。 2.配合比选定 配合比设计主要指混合料中的各种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含量两个方面。其过程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的试拌试铺三个阶段。 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水稳定性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是控制配比的主要方面。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应符合以下三个指标: ① 采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测定的48h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0% ② 采用"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方法测定的劈裂强度比不小于80% 分部工程 沥青面层摊铺 沥青面层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