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0:20: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通风设计指导书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地理概况 : 1.交通位置;2. 自然地理地形;3. 气象及地震情况;4.主要自然灾害。
二、井田开发概况 :井田范围、走向长、倾斜长、上下标高;矿井的开发历史;相邻井田(矿区)的情况。
三、地质构造: 井田内的断层、摺曲、陷落柱、火成岩浸入等构造情况及对开采的影响。 四、地层:地层年代及地层特征;含煤地层。 五、煤层(附 煤层特征表):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层数、厚度、间距、倾角、走向、倾向及煤层变化情况;煤层内夹石及火成岩浸入情况;煤层顶底板岩石性质、厚度、稳定性及对采掘的影响;煤的硬度、容重。
六、煤质 :井田内所含煤层煤质的技术指标情况,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发热量。
七、水文地质: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的岩性、厚度;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及隔水性质;断层的导水性及断层防水煤柱;其它构造对水文地质影响情况;工作面涌水的主要来源,涌水量;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八、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煤尘爆炸危险性;地温等。
第二节 矿井生产概况
一、井田开拓开采
1、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 2、井田开拓 :
(1)开拓方式、井筒个数、位置、用途、断面尺寸、装备等情况。
(2)矿井水平划分,采区(盘区)划分,大巷位置、数量、断面尺寸、用途等情况。 (3)井底车场形式。
(4)井下主要机电硐室、火药库、消防材料库等布置情况。 3、井下开采
(1)采区内采煤工作面数量、位置、采煤方法及工艺、支护形式和主要机电设备。 (2)开拓、掘进工作面数量、位置、掘进方法及工艺、主要机电设备。 (附:生产采区内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二、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压气设备 1、提升设备
(1)主井:主井的技术参数、支护形式;提升运输方式、提升运输设备的型号、数量、功率等情况。
(2)副井:副井的技术参数、支护形式;提升运输方式、提升运输设备的型号、数量、功率等情况。
(3)其他井筒:行人井(辅助运输井)的技术参数、支护形式;提升运输方式、提升运输设备的型号、数量、功率等情况。
三、矿井生产系统
1、矿井运输系统:
说明矿井各运输环节(工作面、运输上山、运输大巷、井底车场和主井)的运输方式及设备;矿井运输系统线路。
2、矿井运料系统:
说明矿井各运料环节(副井、井底车场、运输大巷、运输上山和工作面)的运输方式及设备;矿井运料系统线路。
3、矸石排放系统:
说明矿井各排矸系统环节的运输方式及设备;矿井排矸系统线路(从掘进工作面→地面)。 4、矿井通风系统:
说明矿井的通风方式、通风方法等通风情况;矿井通风线路。 5、辅助生产系统。 四、供电
1、供电电源:来源,电压等级。 2、井上、下供配电系统概述。
五、给水、排水、采暖、通风及供热 1、地面及井下供水情况:水量、水源。 2、井下排水:井下排水地面的处理情况。
3、井下消防洒水:地面水池的布置情况,井下主要大巷、井底车场洒水管网的布置情况、三通、阀门和消火栓的布置情况。
4、防冻:井口冬季预热方式、设备等。 5、面锅炉房设备:地面锅炉数量、型号等。
第三节 采区(盘区)生产概况
一、采区位置、范围及邻近采区情况。采区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二、采区内煤层赋存条件、埋藏特征、煤层层数、厚度等。 三、采区内的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
四、采区内的瓦斯含量与涌出量,煤层自然发火情况,煤尘的爆炸性等。
五、采区巷道布置情况:上山、车场、硐室、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尺寸、参数。 (附:采区巷道尺寸、参数表)
六、采区内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设备情况、人员配备、产量、尺寸及作业工艺等生产情况。
七、采区内的生产系统:运煤、运料、通风、排水、供电等。
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第一节 拟定矿井通风系统
根据矿井采掘系统,确定合理的矿井通风通风系统。拟定矿井通风系统主要是拟定进风井与回风井的布置方式,矿井风流路线,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这是矿井通风设计的基础。
矿井通风系统应和矿井的开拓、开采设计一起考虑,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之后确定。确定的通风系统,应符合投产快、出煤多、安全可靠、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等原则。
一、拟定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1、每个矿井必须至少要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30米。新建和改扩建矿井,如果采用中央式通风时,还要在井田边界附近设置安全出口;当井田一翼走向较长,矿井发生灾害不能保证人员安全撤出时,必须掘出井田边界附近的安全出口。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每个采区至少都必须有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通。通到地面的2个安全出口和2个水平间的安全出口,都必须有便于行人的设施(台阶和梯子间等)。
2、风井位置要在洪水位标高以上(大中型矿井考虑百年一遇、小型矿井50年一遇),进风井口须避免污染空气进入,距有害气体源的地点不得小于500米。井口工程地质及井筒施工地质条件简单,占地少、压煤少、交通方便、便于施工。
3、箕斗提升井一般不应兼作进风井或出风井。如果井上、下装卸载装置和井塔有完善的封闭措施,其漏风不超过15%,并有可靠的防尘措施,箕斗井可以兼作出风井;若井筒中风速不超过6m/s,有可靠的降尘措施,保证粉尘浓度符合工业卫生标准,箕斗井可以兼作进风井。胶带输送机斜井一般不得兼作风井。如果胶带输送机斜井中的风速不超过4m/s,并有可靠的防尘措施和防火措施,可以兼作进风井;如果胶带输送机斜井中的风速不超过6m/s,并装有甲烷断电仪,可以兼做回风井。
4、所有矿井都要采用机械通风,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新建矿井不宜在同一井口选用几台主要通风机联合运转。
5、不宜把两个可以独通风的矿井合并为一个通风系统;若有几个出风井,则自采区到各个出风井的风流需保持独立;各工作面的回风在进入采区回风道之前、各采区的回风在进入回风水平之前都不能任意贯通;下水平的回风流和上水平的进风流必须严格隔开;在条件允许时,要尽量使总进风早分开,总回风晚汇合。
6、采用分区式(多台主要通风机)通风时,为了保证联合运转的稳定性,总进风道的断面不宜过小,尽可能减少公共风路的风阻;各分区主要通风机的回风流、(中央主要通风机)每一翼的回风流都必须严格隔开。
7、尽可能降低通风阻力。尽量采用并联通风,并使主要并联风路的风压接近相等,以避免过多的风量调节。尽可能利用旧巷道通风。
8、尽可能避免设置大量风桥和风门或采用容易引起大量漏风的通风系统。
9、井下爆炸材料库必须有单独的进风流,回风必须引进矿井主要回风道。井下充电硐室必须独立通风,回风风流应引入回风巷。
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的方法
依据矿井通风设计的条件,提出多个技术上可行的方案。首先根据矿井生产实际,选定2~3个技术上可行,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将最优方案确定为设计方案。矿井通风系统应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当井下一旦发生灾害性事故后,所确定的通风系统能将灾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并能迅速恢复生产。(附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通风立体示意图)。
第三章 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
第一节 计算依据与方法
煤矿矿井的供风是保证矿井工作人员正常劳动和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矿井供风量也是确定矿井主要井巷断面尺寸和主要通风机能力的基础数据。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标准MT/T 634—1996《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的规定,按下列要求进行风量计算,以及矿井通风管理中的风量分配与调节。
一、风量计算依据
供给煤矿井下任何用风地点的新鲜风量,必须依照下述各种条件进行计算,并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用风地点的供风量。
1、按该用风地点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