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55: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幼教中心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

幼儿园是儿童群居的地方,幼儿处于传染病的好发年龄期,相互间接触密切,属易感人群,保护好群体幼儿不受传染,是防止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针对目标人群——家长、幼儿和保教人员,通过健康教育广泛普及预防传染病的科学知识,增强社会、家长、幼儿园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对减少和降低传染病的感染、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在园幼儿的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制定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如下:

一、组织实施

(一)成立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 组长:张丽萍 副组长:齐勇

成员:周萍、任静文、宋佳、杨静、杜兴誉、刘静、刘娟、高志红、王青仙、梁有仙、梁永新、谷雪连

(二)制定传染病预防措施

1、面向全园职工进行针对各类易感传染病的疫情概况、流行趋势、预防知识要点、健康教育技巧、方法等的技术培训。

2、面向家长、幼儿加强对各类传染病及预防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

3、严格落实好卫生保健的各项制度,从环境卫生及消毒方面、食品卫生、幼儿个人卫生、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晨检、疑似患儿的隔离等方面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二、发生传染病的应急处理

幼儿园发现传染病确诊病例后立即启动本园应急预案

不论任何人得知本园幼儿或职工患传染病的信息,都必须在第一时间逐级上报(第一上报人—本园园长—幼教中心—太钢妇幼所—太钢疾控中心)

(一)第一例病例确诊:

1、防控工作的部署:张丽萍负责本园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部署安排。

2、巡检及隔离:周萍和刘静、宋佳、杨静、刘娟、陈春英负责巡检及隔离工作。第一时间将患儿班级的其他幼儿进行逐一检查,与患儿接触过的儿童及工作人员要进行医学检疫,发现疑似者立即进行隔离,未见疑似者,对全班幼儿密切观察(班级教师配合保健医生1小时巡检一次)

3、传染病上报:周萍为本园传染病上报人。在得知确诊患儿情况及对班级幼儿进行巡检后1小时内,园长安排保健医生向幼教中心上报本园传染病疫情,填写上报卡交予幼教中心。并于每日5:00前向幼教中心报告本园传染病疫情控制情况,直至检疫期后无再发病幼儿。

4、终末消毒:保健医指导、陈春英、崔玉莲负责发病幼儿班级物品、园内幼儿共用的教玩具、校车的卫生消毒工作的执行,根据上级卫生部门要求按照1:200的消毒液配比进行消毒,协助防疫部门做好随时或终末消毒处理。每次消毒及时详细记录。

5、疫情信息收集、上报:发病幼儿班级教师协助保健医生对患儿发病情况及本班幼儿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并做好详细准确的记录,签字确认。在收集询问中一经发现有发热、皮疹、腹泻、精神萎靡等不适症状的患儿后,要提醒家长带到医院确诊,家长反馈诊断信息后,如为确诊病例,保健医生要第一时间向幼教中心上报。

6、患儿康复返园:患儿痊愈后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师证明,保健医生查验医师证明后方能来园,每名患病幼儿的诊断书、上报卡、患儿近期带药情况、患儿近期出勤缺勤情况、患儿发病及后期康复过程详情、痊愈证明、班级采取的消毒、通风防控措施、班级幼儿缺勤记录,全套资料复印件保健医生进行整理留存。

7、检疫期招生工作:园内如发现传染病,在检疫期内,不收新生。园内儿童不混班、不串班、不组织大型集会活动,日常用品用餐具等与其它班级分开存放,分开清洗消毒,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可解除隔离。对离园三个月以上幼儿进行入托体检复检,合格后方可入园。

8、工作人员及家中婴幼儿发生传染病时,应报告园长,采取必要措施。

(二)后期病例确诊:

园内在第一例患儿确诊后,仍有发病确诊幼儿,在做好以上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不同的传染病要根据疾控部门要求进行停课隔离检疫。具体程序为:太钢疾控下发停课通知—幼教中心通知园所停课—幼儿园按规定执行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