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做人从知耻开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9 14:40: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课 知耻近乎勇

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个人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对他人和社会履行应尽义务的态度 2、 树立在个人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讲道德、负责任的价值观。

3、 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中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 4、 知道什么使自尊、知耻,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

5、 知道自尊、知耻使个人良好品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6、 培养个人的知耻之心,提高辨别善恶、荣辱、是非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羞耻之心,义之端也”,“什么是自尊”,“自尊与自傲、虚荣的区别”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羞耻之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改变陋习,培养良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知识体系

第一框 做人从知耻开始 1.什么是羞耻的观念? 2.羞耻之心有何重要意义? 3.如何培养羞耻之心? 第二框 立身需要自尊 1.什么是自尊?

2.自尊的重要性是什么?

3.如何正确区分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 四、教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谈话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做人从知耻开始 导入新课

生活在线(教材P22)

讨论:(1)小明和小刚到底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什么? 小明在道德品质上输了比赛,因为他缺少基本的羞耻观念。

(2)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准备如何让小明提高认识,改正错误?

让他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劝其改正错误,加强道德修养,要有羞耻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羞耻观念的含义

羞耻的观念指: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

同学们能说出关于知耻的名人名言吗?这些名人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什么是知耻呢? 说一说

说一说曾经做过的自己感到最羞耻的一件事。

再以其中一个事例展开讨论,了解羞耻之心的重要作用如:有的同学可能会谈到“考试作弊”的事情,感到羞耻后就改正了这个毛病,再也没有过这种事情发生了。

(通过说耻辱,使学生能够知耻,记耻,通过说影响,使学生明确正确对待耻辱的意义,明白羞耻之心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知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二、羞耻之心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老师作总结整理 1、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

2、知耻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 三、知耻知心作用的双重性。 了解“耻辱戒指”的故事,回答问题:

a) 事故发生后,有没有想方设法逃避责任?为什么? b) 当你感到羞耻时,你会怎么做? 由此概括知耻知心作用的双重性及正确对待知耻的方法。 四、羞耻之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说一说: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应该引以为耻的? 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知耻之心,有什么作用呢?

(由此概括出羞耻之心对社会的作用: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对公民切实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树立道德责任感,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 怎样改变这些行为呢?就要培养人们的羞耻之心。引出怎样培养羞耻之心? 五、怎样培养羞耻之心?

在内心建立起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培养羞耻之心就要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德要求,养成良好德行为习惯,不断提高自身德素质。 六、羞耻感和责任感的关系 视频:南京大屠杀相关历史。

谈谈自己的感想以及打算(引导学生记住我国历史上的耻辱,要发奋图强,振兴中华,从而引出羞耻感和责任感的关系)

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在民族耻辱感的基础上萌动、产生和发展的。只有勇敢正视“耻辱”,并从中吸取动力的民族,才是伟大的充满希望的民族。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