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5 23:07: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满分60分)
1.20世纪30年代,国统区人士形成一股了“苏联热”。史学家钱穆曾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描述:“孤独的农民从前对着疲马叹息,从朝到暮在一小块土地上流汗,现在是用着机器伴着愉快的歌声,在一种友谊的态度上工作了”。这一描述 A. 准确记述了苏联农民的生产状况 B. 表明知识阶层发展计划经济的意愿 C. 说明历史叙述受主观情感的影响 D. 说明当时意识形态的矛盾逐步弱化
2.1919年2月14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的《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条例和向社会主义农业过渡的措施》宣称:“所有私人使用土地的形式都应看作是过渡的和陈旧的形式”,并要求将“土地使用的个体形式过渡到集体形式”。据此可知,当时的苏俄正在 A. 推进农业集体化进程 B. 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 C. 积极实施新经济政策 D.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联)领导人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即使他们赚150%的利润,我们也在所不惜。”这一讲话旨在 A. 解决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B. 推动工业建设的全面展开 C. 调整发展社会主义的策略 D. 与西方国家展开经济竞争
4.列宁指出:“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经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方法,这些方法在工业和农业中的雇佣工人占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的。”这表明列宁 A. 放弃了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B. 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再需要发展工农业 C. 迫切想改变苏俄落后农业国的面貌 D. 认为沙俄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5.苏俄的一份文件中写道:“余粮的自由必须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这一政策的贯彻
A. 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B.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面恢复发展
第 1 页
C. 适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新形势的需要 D. 推动了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开展
6.据统计,苏联制定“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0.97倍、1.4倍、1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了1.4倍、1倍、0.54倍。这说明[来源:学_科_网] A.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 C. 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 D. 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
7.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人和农民大都未受过正规教育,生活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却取得了辉煌成就。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平民都成为了教育良好、成熟老练、生活达到中等水平的城市居民,但经济建设却趋于停滞,技术更新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这一变化说明苏联 A. 未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B. 与美国争霸严重消耗了自身国力 C. 集权体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D. 改变了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
8.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有 ①外国资本家被特许经营矿山 ②农民被允许出售剩余粮食 ③商品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 ④部分工业企业实行私有化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9.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尝试中,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我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曾遭遇了重大挫折,其根本原因在于
A. 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B. 急于提前进入共产主义 C. 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D.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10.到1925年,苏联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的87%,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工农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得
第 2 页
以巩固。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粮食税的全面推行 B. 允许工农自由贸易 C. 农业走集体化道路 D. 提高了农民的地位
11.赫鲁晓夫执掌苏联时,在1957年,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在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在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A. 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 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C. 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 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12.1929年,斯大林指出:“农民是一个以私有制和小商品生产为经济基础的阶级。因为农民当他还是从事小商品生产的个体农民的时候,经常不断地从自己中间分泌出而且不能不分泌出资本家来。”为此,斯大林 A. 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 B. 强制加速推行农业集体化 C. 暂时认可了市场经济 D. 缓解农民与资本家的矛盾
13.1954-1959年,苏联农业产值以平均每年70%的速度在增长。1958年同1953年相比,谷物产量增长了76%。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 重点在农业方面 B. 符合苏联的国情 C. 实现了根本突破 D. 取得了一定成效
14.通过新经济政策,苏俄农民得到的实惠是 A. 得到了土地的所有权 B. 对农产品有一定的支配权 C. 无需承担粮食税
D. 在集体农庄中生活有保障
15.1965年苏联经济委员会决定:工厂企业的产量计划由企业自行制订,企业完成计划时,可以从利润中提取一定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