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16: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班级: 姓名: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送给小朋友: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收获很多吧!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来检

测一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吧,祝你们取得好成绩!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2÷7 81÷9 32÷4 7×9 25÷5 55+36 72÷8 8×5 100-19 21÷6 4÷4 18÷3 5×9 16÷2 59÷7 13+24-10 9÷3+3 7×8-8 4×5+10 65-27-12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桌子上摆着3盘苹果,每盘放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加法算式是 ( )这是( )个( )相加,乘法算式( )×( )或( )×( )2、想一想、在一个位置上观察一个长方体的电视机纸箱,你最多能看到 ( )个面。

3、1分=( )秒 80分=1时( )秒 60分=( )时 1时40分=( )秒4、公共汽车上有41人,到公园站前门上来5人,后门下去17人,现在车上共有( )人。

5、当你面向北时,后面是南,左面是( ),右面是( )。

6、有15架飞机,每3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成( )组。如果每4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成( )组,还剩( )架。 7、 长绳的长度是短绳的( )倍,如果长绳长27米,那么短绳的长度是( )米。

8、钟面上有( )个大格,( )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 )时,分针走一个大格是( )分。 9、

( )时( )分

( )分

O

O O

10、盒子里有7个红球,2个黄球,任意摸出一个,摸到( )球的可能性更大些。

三、相信自己、你能行。

1、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 ( ) 2、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绘制的。 ( ) 3、从9: 00到11: 00,经过了3个小时。 ( ) 4、电梯每秒上升5米,9秒上升35米。 ( ) 5、计算8×9和9×8这两个算式时,所用乘法口诀相同。 ( ) 6、下午2时也就是14时,晚上7时也就是20时。 ( )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2连续加2,得出18,需要加( )次。 A、8次 B、9次 C、10次 D、7次

2、杨树有8棵,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6倍,柳树有几棵?列式正确的是( ) A、6×8=48棵 B、6+8=14棵 C、48÷6=8棵 D、48÷8=6棵 3、凉亭在花坛的( )面,花坛在人工湖的( )面。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4、观察物体,在正确的图形下面打“√”。 班级: 姓名:

(1) 从正面看

( ) ( ) ( )

(2) 从上面看

( ) ( ) ( ) 五、看仔细、辨方向。 庆风小学 北

人民医院 庆客隆 小红家

艺术宫 小明家

1、小红从家到学校要先向( )走( )站,再向( )走( )站。 2、从学校向( )走( )站,再向( )走( )站到医院。 3、从人民医院向( )走( )站到艺术宫。

4、从小明家向西走3站,再向北走2站是公园,请用 标出。 六、下面是丁丁小组14名同学喜欢看的动画片情况。

西游记 蓝猫三千问 猛兽侠 3人 5人 ( )人 根据上表在下面格子里图色。 西游记

蓝猫三千问 猛兽侠 回答下面问题。 (1) 看猛兽侠的人是看西游记的( )倍。

(2) 你能再提出2个数学问题并回答出来吗?

七、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1、冬冬有45元钱,他想买7本书,如果每本书6元钱,他带的钱够吗?

2、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用气球布置班级,气球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顺序依次排列,请问第15号气球是什么颜色?

3、亮亮和品品进行400米赛跑,亮亮用了1分20秒,品品用了1分35秒,谁跑得快?快多少秒?

你答得怎么样? 你的书写好吗? 做好检查了吗?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展示课件第三屏) 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爷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 爷吹芦笛的图片,可极大提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 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领芦笛,听爷爷吹芦笛时发出的美妙声音。 围绕这芦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是怎样的一次 不平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 请大家一起学习《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寻找答案 吧! 3.板书课题:爷爷的芦笛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1. 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的 新词。自学生字和新词。 2. 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交流生字和新词。 3. 检测生字和新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2.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感知课文,抓住主线 1. 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课文写了几 次芦笛声?都是怎样的芦笛声?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相关词语。 2. 引导学生找出三次芦笛声,说一说三次芦“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的教学策略关键是“主线” 的设计,本环节设计旨在引领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一主线,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笛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 再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次芦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