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技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最新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0:06: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结束技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堂好课,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开合有度;结尾余音不断,回味无穷。好的结束不仅能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激发、认知上的升华、艺术上的享受,而且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想象,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因此,设计好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巩固知识,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目前,介绍结束技能方面的期刊文章很多,很多一线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对实施结束技能的方法做了较多的论述,但没有从理论的高度来充分地认识和理解结束技能的重要性、艺术性和迫切性,而且介绍有关结束技能的理论书籍也寥寥无几。因此,从理论的高度来探究结束技能在生物课堂里如何具体地实施和有效运用就成为实践的需要。 一、对结束技能的认知

课堂教学的尾声就是课堂教学的结束。表面上是课堂教学的终结,实质上是本课堂的总结、升华和延伸,又是后继课堂的基础和准备。结束技能是教师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时,通过反复强调、概况总结、完成活动等,对所教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巩固和应用,使新知识稳固地纳入学生认知结构中去的一类教学行为。结束技能的基本任务是教师指导学生对知识巩固和应用,促进学生将初步获得的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新认知结构的教学行为的总结和概况,即促进知识的保持,知识的不断分

化和融会贯通[1]。 二、结束技能的功能

(一)归纳新知,整合旧知。

我们通常会在一节课的开头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以便使学生带着目的和方向来学习。那么,一节课的末尾,就要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以及会理解和运用新知识、整合旧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当中。利用结束技能对新知识进行巩固运用之后,就能逐渐把知识转化成为学生的能力。 (二)创设知识联结,导入下节课。

一节课的结束意味着时间上的暂时停顿,但内容方面却是下节课的开始。所以,好的课堂结束就是使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的课堂艺术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里不仅要联系本课知识,还要为下节课的导入做好积极的准备工作,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结束。

(三)训练学生思维和学习技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结束环节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和反思教学效果的最佳时间,故教师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引导和训练就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发展和学习技能得到提高。长期有针对性的训练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高和发展,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四)评价教学效果。

课堂的结束环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而且是教师了解、测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的这一环节,通过细心地察言观色和用心总结,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就能更好地测试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了解并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五)总结、反思与进步。

课堂的每一步骤都是教师总结、反思和进步的时间,但课堂的结束环节却是最好的总结和反思环节。只有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充分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才能在接下来的课堂中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和设计教学方法,最终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结束技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的这个世界如此多彩。”课堂教学的“收口”处也是这样,各个教师的结束方法异彩纷呈。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在生物课堂中比较实用的方法。

(一)评估教学效果法。

在初中阶段生物每周为2课时,时间跨度大,教学内容多,故每一堂课都必须是高效率的,不仅在趣味性上,而且在知识上,都要达到最佳统一,才能高效率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这一结课方法技既能让学生学习和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又能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到教学的实际效果,让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达到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