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4:16: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秋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 C.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5、默写。(12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限:120分钟。命题人:左宽梅 13781792349)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一) (二) 三 四 总分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2)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 ,看一眼也叫人心醉。(杨朔《画山绣水》) (3)黄河远上白云间,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4)我想: , 。这正如地上的路, , , 。( 鲁迅《故乡》) (5)故乡,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故乡,是漂泊的游子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故乡,更是你我他黯然销魂的伤心之所。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组关于“乡愁”的古诗词名句。如: , 。 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4分) 筷子起源于中国,古代叫“箸”。因“箸”与“住”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① ,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铜筷子。《韩非子》中曾记载过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大臣箕子很为之担忧,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 ② ,以此推算,我国在3000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① ② 7、名著阅读(6分)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货物、器皿大体相同或类似,所以它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大臣打交道。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 1、下列词语中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 )(2分) A.嗤笑(chī) 汩汩(gǔ) 峰峦(luán) 五行缺土(xíng) ...B.拾级(shè) 孕育(yùn) 褒贬(biǎn) 分道扬镳( biāo) ....C.拮据 (jié) 惘然(wǎng) 地壳(qiào) 泠泠淙淙 (zōng) ....D.惬意( qiè) 汲水(jí) 晦涩(sè) 销声匿迹( n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一如既往 锋芒毕露 金榜题名 锐不可当 B.一筹莫展 前仆后继 水乳交融 莫衷一是 C. 粗制滥造 通宵达旦 再接再厉 食不裹腹 D. 毛骨悚然 擎天撼地 精兵简政 直言不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C.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D.盐城电视台的《今晚》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4、下列选项中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第1页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英国人 。这段文字是主人公从 国到 国后经历的事情。(4分) (2)这个情节主要讽刺了当时英国的什么政策?(2分) 8、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新华网消息 12月15日下午,由新华网等媒体联合发起的“2017年十大文化阅读热点事件”票选结果揭晓,《朗读者》引发读经典文学风潮等十大事件入选。 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2017年初多档文化类节目接连“火”遍电视屏幕和社交网络,同名图书亦持续畅销。唐诗宋词、文学名著的美,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柔记忆,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公众对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的点赞,凸显了当下社会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 材料二 我国现有手机网民规模超过7亿人,多数人热衷于阅读微信、微博上的八卦新闻,关注网络游戏、明星资讯等,手机阅读使得知识碎片化呈现。 当代文学副教授周雪琴认为,碎片化阅读降低甚至削减了文化的门槛,使文化得以普及。碎片化阅读灵活、有活力,短时间内可以让人掌握最新的信息。但她也认为,这种阅读形式削减了思想的深度,让人失去深入思考的能力。 材料三 漫画 《“蜻蜓点水”》 (1)阅读材料一,提取出一条主要信息。(2分) (2)阅读材料二,归纳出碎片化阅读的特点。(3分) (3)欣赏材料三的漫画,有条理地说明画面内容,并揭示漫画的寓意。(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共 13分)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①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②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③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在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④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的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的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⑤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那时候,我们出门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⑥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

第2页

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得津津有味。 ⑦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也沟通着她和我们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⑧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⑨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9、文章第(6)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好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0、揣摩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4分)

(1)体味a名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

(2)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2分)

11、第(9)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12、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11分)

客从远方来,遗我尺素书 ——古代书信漫谈

①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文卷轶中,书信体散文是一朵姹紫嫣红的奇葩。我国书信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不断。历代书信作品,是今天可以尽情享用的文化宝藏。徜徉其中作美的巡礼,必将是一次难得的精神盛宴。

②从有了文字,人们就开始了书信交流。随着人们社交活动的频繁,书信这种社会必需的应用文体,以它独特的魅力,日益为人们所青睐。书信有“书”“简”“札”“启”“笺”“帖”“表”“疏”“函”“封事”“尺牍”“尺素”等不同的称谓,经历了从朝廷官府到寻常百姓生活,从公函国书到一般文人沟通交流的演变过程。亲朋故旧间的私人书信往来,强烈的个性风格、自主意识、真情实感达到了新的思想境界与审美高度,为书信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① 两汉在我国书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书信冲破以往王公贵胄垄断的局面,真正成为抒发个人情感的工具。魏晋南北朝是书信蓬勃发展时期。不仅以书信论时事、谈文学、荐人才、叙友情、寄山水,还可以逞才气、草华章。骈文的兴起,使书信在表达上更注重艺术性,语言优美,对仗工整。(A)唐宋是书信的成熟时期。逐渐摆脱六朝骈俪浮艳文风,把叙事、议理和抒情融为一体,使书信的写作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受韩柳古文运动的影响,书信实用性增强了。书信中颇多论文艺、论学术、论政治的内容,特别是许多进步文人把自己的悲欢和当时的政治联系起来,直陈时弊,使书信成了揭露黑暗、邪恶的犀利武器。明清至近代,政治专制,大兴文字狱,文学上复古,书信的发展进入低潮。但在明末清初近百年间抒发性灵的小品文兴盛,对书信产生影响,出现了不少传世之作。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一时期对前人书信的整理、刊行,为后世书信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贡献巨大。

② 历代的书信作家披肝沥胆,直抒胸臆,以严谨的态度写作,思想精警;以真挚的情感交流,趣味深。书信中或倡导爱国主义,或暴露社会黑暗,或讨论品德修养,或商榷治学方法,或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