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山东卷)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41: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第I卷

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CH3CH3+Cl2CH2=CH2+HCl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C D Cl2+2Br ̄=2Cl ̄+Br2 Zn+Cu2+=Zn2++Cu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 ̄、S2 ̄、Ca2+、K+半径逐渐减小 D.

得电子能力相同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CH3CH2Cl+HCl CH3CH2Cl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均为取代反应 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FeO B. Fe2O3 C. FeSO4 D、Fe3O4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OH

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

CHCH2—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 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 ̄、S2 ̄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 ̄、SO42 ̄、I ̄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 ̄、HCO3 ̄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 ̄、SO42 ̄

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 ̄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 ̄)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 ̄)

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 2NO(g)+Cl2(g)(1)4NO2(g)+2NaCl(s)

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

0.1mol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а1=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

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 а1(填“>”“<”或“=”),平衡常数K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

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 ̄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 ̄)、c(NO2-)和c(CH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 ̄1,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mol?L ̄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30.(16分)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 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 。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所得还原

NaNO3(s)+ClNO(g) K1 ?H < 0 (I) 2ClNO(g) K2 ?H < 0 (II)

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

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mol。

(3)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 a.KCl b. KClO3 c. MnO2 d. 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31.(20分)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

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I) 2H2S(aq)+SO2(g)=3S(s)+2H2O(l) (II) S(s)+Na2SO3(aq)

Na2S2O3(aq) (III)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

若 ,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为 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

质的量之比为 。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 a.蒸馏水 b .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 . 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 。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

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 。 a .烧杯 b .蒸发皿 c.试管 d .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

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