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6:11: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4.1砼运输首选塔吊,水平运输用人力手推车运至施工部位。 3.4.2砼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连续时间不宜超过90分钟,运输过程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完成。

3.4.3浇筑前基槽要经过隐蔽验收,对运输砼的手推车要在通道处铺设木板,避免影响土层。

3.4.4为避免已挖至设计标高的基槽被雨水浸泡,除对已验收的基槽要尽快做垫层封闭外,现场备有4块防雨棚布,可以及时进行封盖保护。

3.4.5垫层砼振捣采用平板振动器,每个部位逐一振捣一次。之后,由人工用平锹及木抹子搓平。

3.4.6垫层找平必须根据抄平点拉线进行,拉线长度不得超过6米。

3.4.7垫层砼振捣时,应注意观察梁侧模(砖模或砼胎模),避免出现变形、倒塌或移位。

3.4.8在垫层灌注前,必须根据各部位的设计标高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开挖现场设专门控制标高及高差部位的挖土控制线,挖土时指派专人指挥,检查人员跟班作业。

3.4.9垫层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可进行表面找平、抹灰、压光,待表面干燥,进行基础层的施工。

4、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法

本工程的模板计划采用12mm厚五夹板,50mm木方及钢顶撑支设,Φ12~Φ14螺杆对拉,螺杆间距为@400*400。本工程的模板按下列步骤支设:

4.1地梁支模方法

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坡壁稳定,采用支木模浇灌侧壁砼;对坡壁不稳定但高度较小者采用砌120mm厚粘土砖墙表面抹1:3水泥砂浆20mm厚做成地模。

4.2外墙及内墙模板的支设

外墙砼与上层梁板砼一起浇灌,有防水要求的外墙采用带止水片的螺杆。

4.3支设框架柱模板

框架柱及内墙模板的支设在墙柱钢筋绑扎完并通过验收后进行,内墙柱从底板面一次支设到顶板梁、板底部;墙用12mm五夹板,50mm木方,Φ12螺杆支设。

矩形柱模板采用14mm厚五夹板,50mm木方支设,Φ14螺杆对拉,螺杆间距为沿柱高@650。

4.4梁板模板的支设

采用φ48×3.5钢管配合钢支撑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框架梁中心线两边各450mm搭设支模的排架,排架立杆纵向间距为800mm;其它部位立杆横向间距为1000mm,次梁下面立杆纵向间距为1000mm,板下面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200mm。满堂脚手架搭设两层水平钢管,步距为1.5m~1.8m。梁的起拱按1/400L控制,悬挑长度L≥2m的梁也要按施工规范要求将梁头抬高。

4.5模板的拆除

对墙柱模板,要求在砼终凝,且强度达到50%后拆除,对一般梁板,要求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拆除,对大跨度梁板及悬挑板,待砼强度达到100%后拆除。在混凝土内掺加高性能减水剂后,混凝土强度3天可达到75%以上,7天可达100%。

5、钢筋工程的施工方法 5.1基本要求

为保证该工程顺利施工,减少场内二次搬运量,加快进度,该工程所有的钢筋均在施工现场制作,要按总平面布置的安排设置分类别加工制作点,设立原材料及成品钢筋堆场。各种构件的钢筋在施工前均由翻样工程师按图纸要求作出配料表,该配料表必须经技术负责人

审核后方可下料。各种成品钢筋必须严格做到按规格分别挂牌堆放整齐。

钢筋绑扎接头最小搭接长度要求如下: HPB235(Φ),钢筋31d; HRB335(Φ),钢筋39d;并且钢筋锚固长度均不得小于300㎜,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柱梁箍筋均应加密为@100。

钢筋搭接部位:负筋在梁跨中部,正筋在支座部位,悬挑梁负筋不得搭接,本工程要求同一钢筋搭接数量不得大于25%。

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40㎜,其余按国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执行。

现浇梁跨度≥4.00米时,模板应按跨度的0.3%起拱,悬挑构件应按跨度的0.5%起拱,起拱高度均应≥20㎜,且不宜>50㎜。

5.2准备工作

5.2.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及使用部位加垫木堆放;

5.2.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如有锈蚀必须除锈之后方可绑扎,片状锈蚀应立即退场;

5.2.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5.2.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5.2.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钢筋的搭接位置; 5.2.6上道工序已办理好验收手续,方可进行该工序。 5.3底板钢筋绑扎

5.3.1钢筋首先在保护层上画好钢筋分格线,再按钢筋大样图进行绑扎,钢筋接头采用绑扎连接。

5.3.2板钢筋应全面铺开,一次绑扎完成。首先弹好柱外边线,再画好间距。

5.4顶板钢筋绑扎 5.4.1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距钢筋。

5.4.2施工方法

⑴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弹线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⑵按划好的间距,先摆好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⑶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⑷绑扎板筋时一般用带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要绑扎。对于120mm厚度以下的板,马登铁采用ф8的园钢制作,设置如下图1;大于120mm厚度的板,马登铁的设置如下图2。 ⑸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为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制作)板厚-板下铁受力筋直径-板下铁分布筋直径-板上铁受力筋直径-倍钢筋保护层厚度5.5楼梯钢筋绑扎 5.5.1工艺流程

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5.5.2施工方法

⑴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⑵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

到梁内。

⑶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外帮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6钢筋绑扎质量要求

5.6.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的标准的规定。

5.6.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5.6.3各种钢筋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翻样,加工和绑扎,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5.6.4在每层梁、柱墙楼板的水电预埋、预留孔洞及铁件完成和钢筋隐验手续完成后方可浇筑砼。

5.6.5受力钢筋间距偏差不大于25mm,箍筋间距偏差不大于±20mm。

5.6.6在进行钢筋隐蔽前要由检查员认真检查钢筋情况,并绑扎好保护层,保证钢筋不偏位。

5.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7.1浇筑砼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砼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砼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墙筋柱筋位移。

5.7.2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

5.7.3板的负弯矩筋的位置应准确、施工时不应踩踏。 5.8钢筋绑扎成品保护

5.8.1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垫好马凳铁,并在板上设置高马凳,上铺脚手板供操作工人行走,严禁直接在板筋上踩踏。

5.8.2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