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四辩-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56: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谢谢主席、评判,大家好!古往今来,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始终存在一种不可或缺的推动枢纽即为道德,它能帮助人类社会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倘若出现道德衰亡,此时再空谈法律用处已是不大。综合各方面而言,道德比法律更为重要,这一观点是合乎情理的。

在此指出于对方辩友的辩论措辞中存在有如下___点不妥之处:

①将法律置于道德之上。首先要明白法律所具有的道德性,并非其自身所生长出来的,而是吸收道德理念所产生的,从而彰显出社会道德价值。强制权威的法律也许短期内有很好效果,但是单纯地惩治容易产生反效果,且法律存在他律性、表面性的弊端;而道德是向善、自律的,其发挥作用是内在、自发的。 ②片面看待法律具有的强制性、权威性及高效性,认为法律能为构建理想环境作出制度保障,殊不知法律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缺口是难以自身完善的。道德是执法和守法的基础,法律的执行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执法者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而执法者素质的高低是由个人道德水平决定的,守法者的素质高低也决定了他会否好好守法的根据;违法者缺乏必要道德,漠视法的威严,法律也会变得无济于事。如近期《3·15晚会》所曝光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种种恶象,极大一部分是法律监管不力所造成的。由此看来,规范人或社会主要靠道德,其次才是法律。

③对方辩友还很巧地结合实际用现状说话,即提倡法制社会,国家是依法而存的。但是,辩题中的靠法律和法制并非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这样的偷换概念破坏了辩题的公正,反倒误导了观众和评委。

我方认为,道德能渗透社会方方面面,更是法律的发挥作用的根本之所在,因为道德是立法、执法、守法的重要基础。实践中被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便是法律规则的根源。法律是显露的道德,它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使用工具,道德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决定因子和主导力量。法律往往是被动、消极的,事后进行修正;道德则是主动、积极的,其预见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提升,才可以使人们强化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弘扬社会公序良俗,从而自觉遵守法律。法无非是推动道德行为实现的措施、途径,而实现道德是由行为,不是文字。 因此,我方认为道德比法律更重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