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本科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7:44: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③标准化原理。管理当局的首要责任是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④实行刺激性的差别工资制度。

⑤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利。

1. 组织管理

①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②实行职能工长制。

③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5.

⑴分工。 ⑵职权与职责。 ⑶纪律。 挥。 ⑸统一领导。

⑹个人利益服从总体利益。 ⑺个人报酬。 化 。 ⑼等级链。法约尔桥 。

⑽ 秩序。 ⑾ 公正。 ⑿ 保持人员稳定。神。 ⒁团结精神。 6.

(1)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职务要求决定人员任用。 (4)管理人员的职业化。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理性的人员关系。

7.(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表现在能够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上。(4)存在“霍桑效应”。

⑷统一指

⑻集中 ⒀首创精 8.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①每个人必须自觉的进行协作。

②组织是一个由人们有意识的加以协调的各种活动的系统。 ③协作可以通过命令和指挥的形式来实现。 ④个人有执行这个命令的能力。

(2)正式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明确的目标。 ②协作意愿。 ③信息交流。

(3)管理者的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 9.

(1)管理过程学派 (2)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3)群体行为学派 (4)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6)经验或案例学派 (7)决策理论学派

(8)数理(“管理科学”)学派 (9)系统学派 (10)权变学派

(11)管理者工作学派(经理角色学派)

10.

(一)特点:主张对管理者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考察,以发现管理者在现实中的活动规律,并以此纠正纯粹的管理理论所造成的理解偏差。(不太成熟)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亨利·明茨伯格(H·Mintzberg),加拿大。《管理者工作的类型》。

(三)主要理论观点:

1.管理者所从事的都是大量变动的、不一定相关的短期性工作。 2.定义管理者实际工作中所担当的各种基本角色。即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关系:挂名者,领导者,联络人; (2)信息:信息收集人,信息传达人,发言人; (3)决策: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第三章 一、判断题

1. (×)2. 3.(×)4. 5.6. 7.8.(×)9.(×)10.(×) 11. 12.13.(×)14.(×)15.(×)16.(×)17.(×)18.19. 20. (×)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B 5.B 6.C 7.B 8.D 9.C 10.B

11.C 12.B 13.A 14.C 15.A 16.B 17.B 18.A 19.B 20.A

三、多项选择题

1. A C D E 2.:ACE 3. A B C D E 4. ABD 5. BCDE 6.:ABDE 7.:BCDE 8. ABDE

四、填空题

1.计划工作是指为组织的未来确立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的一项管理活动。 2.计划工作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目的性、效率性、普遍性、(首位性)和创新性。

3.目标是根据组织宗旨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4.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方针的(明文)规定。 5.(规则)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6.按计划的(期限)可将计划分成: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7.计划-规划-预算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在编制国防预算时创造的方法。

8.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

9.改变航道原理是强调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进程)可以因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

10.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目标是分层次的、分等级的。 11.为让目标(明确),就要使目标尽量简化。

12.预测是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又是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目标管理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14.战略分析是对决定和制约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因素以及因素的变化前景进行分析。

15.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16.(程序化)决策是指针对重复出现、有经验可借鉴,有章可循的问题所做出的决策。

17.战略规划是将(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的结果进一步体现在产品组合、功能战略和资源分配上。

18.“战略决定(结构)”是战略实施阶段所依据的原则。

19.(集中资源)原则是指: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就必须集中使用。

20.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预期环境)。

五、简答题

1.

(1)做什么 (What to do it):明确计划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明确每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

(2)为什么做(Why to do it):明确计划工作的宗旨、目标和战略,并论证可行性。 (3)何时做(When to do it):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开始和完成进度。(

(4)何地做(Where to do it):规定计划的实施地点或场所,了解计划实施的环境条件和限制。

(5)谁去做(Who to do it):规定由哪个主管部门负责,哪些部门协助,各阶段交接时,由那些部门和那些人员参加鉴定和审核。

(6)怎么做(How to do it):规定实现计划的措施。 2.

计划-规划-预算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在编制国防预算时创造的方法。 首先由最高主管部门提出组织的总目标和战略,并确定实现目标的项目,这一步称为计划。

其次分别按每一个项目在实施阶段时所需的资源数量进行测算和规划,并排出项目的优先次序。

然后在编制预算时,从目标出发,按优先次序和项醒目实际需要分配资源。当资源有限时,应保证排在前面的项目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