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22:53: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校特色发展:内涵、条件、问题与途径
优质和稳定既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内涵与根本属性,又是判定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标准。学校在与社会的关系中取得相对独立地位,学校在与同类其他学校的关系中以个体方式生存,学校在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中体现出特色意识与创造个性。这是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条件。民办学校、政府与市场,学校与社区(社会),学校与文化,学校与人的发展是影响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四个深层问题。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研究、课堂教学创新与校本管理则是学校特色实践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华论文网(www.zclw.net)欢迎您!]]基础教育;学校特色;组织文化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学校无特色现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深刻反思,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成为影响当前学校生存与学生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那么,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学校特色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深层问题是什么?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途径有哪些?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以下探讨。
一、“学校特色”的核心内涵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特色”包含“独特”和“出色”两层含义。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特色”就是事物表现的独特的形态、色彩和风格。古人曰,“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根据这种理解,所谓“特色”,也就是某事物呈现与众不同而且特别优异之处。“特色”的本质在于“独特”和“优质”两个方面。 “学校特色”概念的学术研究发端于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激烈争论,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解。综合起来,大致有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独特出色说。坚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从“特色”的“独特”和“出色”两层含义人手,将学校特色理解为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优质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由于一所学校的特色和办学风格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才能形成,因而这种观点同时强调了学校特色的稳定性和长期性。第二,学校个性说。即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个性风格。特色确实包含着独特和个性化的含义,但如果将学校特色简单地理解为学校独特个性,不仅没抓住“优质”这一学校特色的本质规定性,而且还可能导致人们在实践中盲目追逐“标新立异”的办学行为,进而忽视了学校内在品质的真正提升和整体发展目标的达成,甚至
滋生办学自由化的消极倾向。第三,文化模式说。由于学校特色的精神实质在于学校独特的文化模式,因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将学校特色理解为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个性化学校文化模式。这种观点帮助人们认识到学校在谋求特色发展中的深层内涵,有益于人们从更为整体和深刻的层面去关注学校特色发展。但是,这也容易使人们由于忙于建构一种独特的学校文化模式而忽略学校办学中鲜活、生动、具体的课程教学活动。第四,整体风格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学校特色具有独特的个性化风格。但这种风格应是整体的、综合性的而非个别化的,因而主张学校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且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格。显然,这种观念混淆了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的区别。特色学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整体性,但学校特色可以体现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
综上所述,学校特色就是学校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独特、优质而且相对稳定的办学气质和办学风格。首先,学校特色是关系性概念。它总是在与其他同类学校的关系中得到确证。也就是说,学校特色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显现,是个性基础上的共性存在;其次,学校特色是属性概念。独特性、优质性与稳定性是学校特色的核心内涵,也是判定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标准;最后,学校特色是对象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