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0:27: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材助读】

1. 论述类文本主要特征

2. 文本阅读解题解题经验总结 【预习反馈】

论述类文本主要特征: 一、议论性较强 。 二、观点鲜明。

三、材料涉及面广。

大多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 【课堂探究】

学生活动1——整体感知,提要钩玄(探求精深的道理)明大意 1.克服不良的解题习惯。

①做选择题只看题目不看材料的浮躁心态。 ②不先阅读材料,直接看题目然后到文中找答案。 2.快速整体把握文章 ⑴抓关键语句,作简要勾画。 善于抓住四种关键语句:

①直接宣布新观点、新理论的句子。

②阐述上述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体现论据的句子。 ③对上述内容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 ④关键性语句,如各段的起始句、收束句、结论句 ⑵按写作模式预测行文,逐段概括内容。 学生活动2——明确要求,擦亮眼睛审题干 1.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 ①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②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 ③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2.根据赋分定答案要点。 主观题赋分高者需分条作答。

3.审出题干关键词,要紧扣关键词作答。

学生活动3——对照原文,咬文嚼字审选项——选择题

1.筛选定位 :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2.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3.排除确认: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换了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这种流于形式的对比,实际上并没真正读懂文章。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原文根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去对比,极易出错。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断。

4.干扰项的设置方式:

①过于绝对 ②以偏概全 ③混淆时间 ④模糊范围 ⑤无中生有 ⑥偷换概念 ⑦答非所问 【当堂检测】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⑴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12-A)

⑵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14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12-B),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⑶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3—A),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13—A):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⑷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12-C)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4题)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 (14题)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14题)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12-E)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13—C)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⑸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2-D)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15题)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 )( C )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3.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归纳总结】

1.命题点密: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此题选项的设置有从文中截取的,有文中语句变式表达的,有对文中语句含义片面或绝对化解说的。

解题指津:A项的语义从原文“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和“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中可找到依据。B项与原文的语义不符,原文说的是或然而不是必然。C项的表达与文中“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