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5.6 猜数游戏》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29: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猜数游戏。(教材第72、73页)

1. 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重难点:能够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点,你还记得吗? 学生1:等式的性质。

学生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师:等式有哪些性质?谁能完整地说说? 学生1:等式有2条性质。

学生2: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学生3: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温习前面的知识,为下面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1. 教师:今天我们在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来一起做“猜数游戏”,你们认为如何?

学生:好。

教师:请你在心里想一个数,想好了吗? 学生:想好了。

教师:把你心里想的数乘2,再加上20,告诉我和同学等于什么,可以吗? 学生:等于80。

教师:我能猜到你想的数是30。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以小组形式讨论。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部分享。

2. 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小组活动:学生有的是用整式知识解决,有的是用方程知识解决,有的……完毕,汇报小组结果)

教师:你们知道原因了吗?哪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1:最后一步是加上20得到80,所以80-20=60,接着60÷2=30。 学生2:(80-20)÷2=30。

教师:可以尝试着列方程解决,在列方程之前,请先说说等量关系。 学生:同学想的数×2+20=80。

教师:我们可以把“同学想的数”看作x,请列方程解答。 学生:2x+20=80。

教师:单纯地观察方程,列的方程完全正确。可是如何解决问题,你觉得这么写完整吗?谁能补充完整?

学生:解:设这个数是x。2x+20=80。

教师:真不错!如果题目中没有告诉我们未知数,列方程之前一定记得设未知数。请解这个方程。

学生: 2x+20=80 2x+20-20=80-20 2x=60 x=30

教师:现在这道题目做完了吗?

学生:还要检验,2×30+20=80,对了。

教师:解方程不要忘记检验。谁能说一说完整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解设未知数,然后列方程并解方程,最后记得检验。

教师:与同伴继续做猜数游戏——把你心里想的数乘3,再减去20,等于多少?请同伴说出结果,猜同伴心里想的数。记得先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小组之间彼此说,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学生小组之间彼此谈论,集体订正,再次剖析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猜数游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讨论条件,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教师:通过刚才的“猜数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

1. 列方程解决问题先找等量关系。

2. 列方程前一定记得先设未知数,最后记得检验。

猜 数 游 戏

解:设这个数是x。 2x+20=80 2x=60 x=30

2×30+20=80

1. 本节课是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对于学生来说确实很难,书上练习不够,也没有文字题的过渡,学生对于找等量关系感觉很抽象,根本无从下手。

2. 这节课下来我感到很困惑,明显感到教材在编写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情况,而方程的知识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给学生讲透彻的,学生需要慢慢地适应未知数,在题中去感受等量关系的存在,并把等量关系找出来,再建立方程。

A 类

1. 解下列方程。

5x+23=156 16a-44=156 4x+14×20=320

2. 李村要修一条长324米的马路,计划13天修完,结果前7天修了84米,剩下的要在6天之内完成,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考查知识点: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能利用方程解决问题)

B 类

高尚今年12岁,他的妈妈今年36岁,多少年前妈妈的年龄是高尚年龄的5倍? (考查知识点:列方程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能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 x=26.6 a=12.5 x=10 2. 解:设平均每天修x米。 6x+84=324 x=40

B 类: 6年前 教材习题

第73页练一练 1. 略

2. x=3 x=7 x=12

3. 说一说略 (1)3x+48=234 x=62 (2)3x+200=2000 x=600 (3)4x+1400=11000 x=2400

4. 解:设1听饮料x元。

3+4x=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