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0:40: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职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索

作者:林伟亮

来源:《中学理科园地》2011年第06期

摘 要:本文阐释了情感、情感教育的涵义,并从诱发情感、把握教材、学生的认知和需要、活动体验等方面来探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诱发情感;把握教材;认知和需要;活动体验

中职的学生,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对化学科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自信心不足,上课想睡觉,学业跟不上,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普遍存在着怕学、厌学的心理,如何改变现状,让他们想学、乐学呢?

人总是有情感的,学生也不例外。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持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是人们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发展智力进行创造的必要条件。情感具有明显的消极和积极的两重性,消极的情感使学生情绪低落,信心丧失,思维抑制,活力降低;而积极的情感则会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乐于接授学习、主动学习,甚至会触发灵感超前发挥。可见情感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中职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优良情感、健全人格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呢?情感教育是指按照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要求和心理学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塑造和调节学生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的教育活动。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感人心也。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只有重视情感教育,做到:以情传情,以情感人,以情促学,才能使化学教学真正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重塑学习的信心,化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想学、乐学。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哪些方面对中职生进行情感教育呢?本文对此略作一些探讨。 一、从教师的精心诱发、激活情感的传导入手,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中,教师本身的情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深厚的,这种情感源于对学生无私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教师要尊重、信任、理解学生,想方设法用真情传导、感染给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从而引发师生情感的共鸣。在教学时,教师要带着激情,进入角色,以情传情,以情感人。 1.以情导入,创设情感氛围

情感教育总是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教育的可贵在于以“情”为纽带,把学生的听课情绪融入“美”的课堂氛围中,针对中职生好奇,爱听,爱热闹,乐参与的心理特点,教师上课时,尽可能以情导入,做到情境自然贴切、新颖,唤起他们相应的情感,参与其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而不厌,乐在其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如,在讲授铁的化学知识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伴随着饱含热情、简洁明了的影像语言和精美画面,祖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工人、科学家的工作激情和奉献精神,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在他们心田掀起奋发向上、学而有为的情感体验,进而为《黑色金属——铁》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2.以情感人,拨动情感心弦

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也就是说,情感具有感染、迁移功能。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

一是要用爱心和真诚面对学生,重视与学生进行非语言性的情感交流,向学生传递关心、信任和期待的信息,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美国研究非语言交际的权威查里斯·格勒佛博士经过长期研究后指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总量的93%是通过非语言渠道传递的,只有7%信息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其中脸部表情传递55%的信息,声音语调传递38%的信息。”由此可见,非语言交流方式被人们广泛使用着,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与学生的非语言性的情感交流。

例如,在讲解钠的化学知识时,教师面带笑容、满脸喜庆、语调欢快,与学生们一起回味、描绘正月十五晚上焰火晚会的情景,那些五光十色的焰火为什么那么绚烂美丽呢?在教师与学生的真情交流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接着让学生做钠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注意观察火焰的颜色,这样的学习氛围轻松活跃,焰色反应的教学水到渠成,记忆深刻。

二是善用语言传情的功能,教师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或含蓄幽默的语言,倾注有趣、美的情感,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在愉悦中学习着。

例如,在进行氨气溶解性的学习时,教师安排一段情景对话,氨气说:“哈哈,一有追兵,我就躲到水里,鬼都找不到。”酚酞说:“别做梦了,往水里加点这玩意,看你往哪里躲。”“同学们,加点这玩意是什么,为什么呢?”这种幽默风趣的对话一下子感染了学生,提起了他们的精气神,来了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 从深度把握教材、激发情感的产生入手,进行情感教育

化学教材是科学人文化的结果,对教材中包含的情感素材进行发掘和分析,激发学生情感的产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化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渠道。 1.利用显性的情感素材,展示情感,感染学生

一些蕴含显性情感因素的化学教材,直接反映了人类化学科学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情感。通常,这类情感以含情的语言文字材料或者直观的图片、图表等形象材料,使人能够直接感受到情感的存在。要想学生被教学内容所感染、打动,课前,教师必须进行情知结合的备课,深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验教材中的情感内容,善于用语言和表情表达、展示教学内容的情感,善于与学生互动,通过学生的表情和情绪波动来增强情感体验的效果,从而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例如,高教版中职《化学(通用类)》新教材(刘斌、张龙主编),设有“化学史话”、“生活中的化学”等栏目和大量的精美图片,教师可用自己富有情感的语言和表情,讲述教材上提到的著名科学家的生平和科学研究经历,阐述令人赞叹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解析精美图片包含的情感因素,营造情感氛围,积极调动自己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如,“侯氏联合制碱法”的由来,侯德榜先生的丰功伟绩,让学生萌发自豪感和敬佩;教材中对“古代四大发明‘黑火药’的组成——硫”的描述就带有明显的民族自豪感;教材中“鸟巢焰火”插图,激起学生对祖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赞赏和自豪,引发爱国热情。

2.发掘隐性的情感因素,唤醒情感,强化体验

化学教材,有些教学内容并不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但在反映客观化学事实过程中往往会隐含着某些隐性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隐含于内容背后的情感素材,善于通过想象来还原这种情感,从而带来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高教版中职《化学(通用类)》新教材,教材中关于玻璃、水泥、陶瓷、硅材料、石油、煤、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等知识的叙述,并不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的语言,但教师通过斟酌、品味,对知识再拓展加工,仍可体会这些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民族自豪感、能源危机感以及环保紧迫感。如,我国在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水泥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我国水泥产量居世界第一,品种也齐全等,都可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废弃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工业的“三废”污染以及“温室效应”等,教师一句“地球妈妈病了,我们该怎么办?”足以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感。 3.对“零情感”教材加以发挥,诱导情感,引发感悟

有些教学内容完全反映客观事实及规律,本身并不含显性或隐性情感因素,对这些内容能否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取决于教师如何诱导学生的认知评价。教师自己要提高发现悟性情感因素的水平,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引发感悟,诱发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真好,为半导体材料的寻找指明了方向,乙烯、苯的结构真美等等,这些加深了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不再觉得化学课枯燥无味。

三、从学生的认知和需要出发、激起情感的生成入手,进行情感教育 1.情感与认知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