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题集正式版(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17:44: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键入文字]

第六章 教学

一、单选题

1.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2.萌芽于 16 世纪、兴起于 17 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 )。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3.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4.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教学评价

6.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等,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意念直观 7.“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8.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9.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差距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必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这体现了( )的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因材施教 10.“欲速则不达”“盈科而后进”等话语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激发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3.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德育 B.教学 C.考试 D.学生管理

1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所学的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二、多选题

1.“教有法,但无定法。”创造性地选用各种教学方法要综合考虑( )。 A.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C.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D.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 2.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有( )。 A.将培养学生具有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作为教学目标 B.在教学内容上着眼于课程的综合化

C.在教学过程上要着力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D.在教学评价上要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导向 3.备课专为上课作( )等几方面的准备。

A.设计教学过程 B.钻研教材 C.学习课程标准 D.了解学生 4.下列说法符合灌输式教学特征的是( )。 A.教师占据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 B.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 C.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 D.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关于发现式的教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A.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互融合 B.有助于学生独立性的生成 C.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出质疑

D.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三、填空题

1.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2.教学评价按照实施功能的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诊断性评价、________________ 和终结性评价。

3.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 4.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决定教学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原则。 5.对入学新生进行的摸底考试属于________________评价。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要以学习________________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 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7.目前中小学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它主要是以教师运用口头语言 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8.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球仪做教具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教学原则。 四、判断题

1.启发性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 2.由于教学活动是以间接认识为主,因而直接经验相对来说可有可无。( )

3.直观性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

4.巩固性原则又可称为接受性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

5.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 ) 6.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 ) 7.与讲授法相比,发现法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超过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

8.实习作业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各种能力。( )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9.备课首先要做的就是钻研教材,包括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参考材料。( ) 五、名词解释题 1.教学

2.教学过程

3.教学原则

4.教学方法

六、简答题

有位体育教师在讲授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技能时,他首先讲解了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要领,然后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问学生:“什么样的东西最容易滚来滚去?”同学们齐声回答道:“圆的东西。”教师又进一步问:“既然圆的东西最容易滚来滚去,你们能不能在做这个动作时把身体变圆一点呢?下面我做一次示范,你们要认真看。”然后教师请学生们按照要求进行分组训练,很快全班学生便掌握了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技能。请问该体育教师主要运用了哪四个教学方法?

七、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键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