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5:40: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技术 一 定义及内涵 教育技术的定义 1、 AECT94:“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用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设计、开发、利用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探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方法。 2、 AECT2005’: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一、教育技术的内涵
1、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 2、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二、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
(一)设计领域 (二)开发领域 (三)利用领域 (四)管理领域 (五)评价领域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 一、教育信息化概念
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应用到教育的各个层面,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和利用,在教育领域实现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组织和管理方式的系列过程。 二、信息化教育概念
是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 。 三、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1、教材多媒化 2、资源全球化 3、教学个性化 4、学习自主化 5、任务合作化 6、环境虚拟化 7、管理自动化
第三节信息素养 一、概念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保罗?车可斯基,1974)
“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美国图书馆协会 ,1992)
“有能力通过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及使用信息” (克里斯汀娜?杜尔,1992) 桑新民教授认为:
第一层次:驾驭信息的能力 ① 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②熟练、批判性的评价信息的能力;
③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④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第二层次:运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学习与交流能力
⑤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第三层次:信息时代公民的人格教养
⑥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二、教师的信息素养构成
1、从认识层面上理解: 2、从技术层面上理解: 3、从应用层面上理解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1、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构建必要的信息环境和培训条件。 3、教师不断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元认知水平。 4、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第四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实现
二、大量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渗透教育教学领域
多媒体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三、全面的教育技术观将被接受 四、多种模式的教育教学应用 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
从集体教学和单向化的信息传输转变为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和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从封闭式教学和“垄断式教学”的信息传输转向为开放式教学和跨时空的资源分享。 五、绩效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 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 基础理论 一、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试误说 (2)华生的“刺激-反应”说:频因律 与近因律
(3)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4)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5)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格式塔学习理论:顿悟说 (2)托尔曼认知学习论:刺激-目的-反应 (3 )布鲁纳认知学习论:认知-发现 (4 )奥苏伯尔学习理论 :
有意义学习 抽象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发现学习 (5 ) 加涅的学习论
学习过程信息加工模式 学习阶段理论
学习目标分类理论: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认知策略。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化与顺应)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系统科学基础
一、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1、系统论方法的五项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 联系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最优化原则 二、新三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 、协同论 三、此外还有:超循环论、混沌理论、分行理论
第三章 听觉媒体 二、人耳的听觉特性 1、响度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 2、音调
人耳对声音频率的感觉。 3、音色
人耳对声音中泛音的数量、 相对强弱关系及其分布的感觉。 4、可听声范围 20-20KHz
3、使用扩音机的注意事项 课室设备的开关机顺序(P62) (一)通用卡拉OK AV系统
第五节 数字音频及计算机处理 一、数字音频的基本概念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2、数字化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
3、影响数字声音质量的主要因素: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 常见的三种采样频率:
电话效果:11 kHz FM电台效果:22 kHz CD效果:44.1 kHz 三、数字音频的格式及转换 (一)数字音频的常用格式
● WAV ● MP3 ● RA、RAM ●WMA ● MIDI ● VQF ● AIFF ● ASF、ASX、WAX等 一、什么情况需要格式转换:文件太大或软件不兼容 二、文件格式转换基本方法:
1、使用编辑软件中的“另存为”转换文件格式; 2、使用专用的格式转换软件。
超级解霸MP3格式转换器(可转换视频为MP3); Streambox Ripper 从RA到MP3;
超级转换秀 ,全能格式转换大师Konvertor ,SOX(SOund eXchange) ,豪杰音频通。 (二)Sound Forge的使用 二、刻录光盘的种类
(一) CD-ROM CD-R CD-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