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6:59: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疑激趣
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二者要密切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要精心的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并且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科学地、灵活地实施激疑,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有效途径。 一、巧妙地设计问题,创设学习情境
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又可称为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 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设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
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妙地设置障碍,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如在教学“判断一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任意报一些分数,老师迅速说答案,学生用笔算验证。当学生说出的数都被教师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来时,学生的求知欲马上被激起,教师组织学生讨论“5/8、3/14、3/16、2/21”这几个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动手计算,得出5/8、3/16能化成有限小数,3/14、2/21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得出结论,分母只有质因数2或5的,才能化成有限小数,除了2或5还有别的质因数,还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的回答在教师的意料之中,因此对学生这样的回答,教师不马上予以纠正,而是又出示了这样一组数:3/12、7/28,让学生观察分母。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数除了2或5还有其他质因数,认为这两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让学生计算后发现,这些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于是不用教师说,学生自然对前面的结论产
生了怀疑。在学生困惑不解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化简后观察,学生才明白,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首先这个分数必须是最简分数,再看分母。学生疑窦丛生,百思不解,教师的激疑又深入了一步。
三、变化中生疑激趣
也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两个条件:女同学植树80棵,男同学120棵”,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解答。学生能根据这个条件提出很多问题,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变”,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发挥到很大的作用。
设疑激趣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经历了抽象――直观――抽象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使激疑中有操作,操作中有激疑。要精心设计激疑和操作的内容和程序,使课堂教学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使学生思维积极地活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