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生物知识网络结构的四种策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05: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构建高中生物知识网络结构的四种策略

作者:李倩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6年第06期

【摘 要】总结了几种以点带面的发散思维的方法,让学生逐渐懂得从多个方向分析问题和复习知识点,构建生物知识网络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物 知识网络 关键词衍射法 概念延伸法 习题概况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158-02

高中生物内容比较繁琐也比较散乱,致使学生在复习中很难把握。笔者对近几年高考进行分析,发现高考大都是考一些基础的概念、生物学术语、基本理论以及相关实验探究的原理和原则。生物有点像是理科中的文科,许多知识都要靠记忆,但是又与单纯的文科思维不同,除了要有好的识记能力,还需要有好的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为前提。要想把生物学习好,必要的练习之外,还需要构建生物知识网络结构。在生物知识网络中去识记和理解生物基础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在知识网络中,知识是有体系的,有系统的,是相互联系的,是开放的,所以通过知识网络去进行归纳和复习是很有效的。现在的综合科考试都主要考学科内的综合,这样的考试一个题涉及几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琐碎的知识点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网络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整体中去把握每个知识点。也因此,在一轮和二轮复习中,我们经常使用相关的知识网络图去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点进行总结,使他们懂得从多个方向寻找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更深地理解知识,在考试中迅速地提取信息。

在构建生物知识网络结构图上,笔者的理解是,并不是说一定要有一个网络型的结构才叫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就是能将学习过的知识点串联形成一个开放性的知识结构,或者由点带面地去进行发散,较高效率地进行总结和复习,达到发散思维和知识拓展的目的,这就是知识网络。在这个理解上,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在平常上课常用的几种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方法。 一、关键词衍射法

在这个方法里,关键词的提取是首要的。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关键词,而且一个关键词可以让你衍射发散出来的角度非常多。由一个关键词出发,由点带面到网络,辐射到整个章节的内容。以笔者上第二轮专题《遗传和变异》为例。首先,分析教材,在这个内容里,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如果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有可能就会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改变生物的性状,可因此引申出基因的结构、基因的功能及基因突变。再者,如果人为地将基因导入到相应受体细胞中,并且能在受体细胞中得以表达,那么就可以人为定向改变生物性状,由此引申出基因工程。由于基因主要在染色体上,所以它的行为是与染色体行为的发生是一致的,因此遵循两大遗传定律。有少量基因在细胞质中,有母系遗传的特点,由基因所在的位置引申出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所以由章节中的某个关键词出发,可以辐射出很多相关的知识点。这个就是笔者的关键词衍射法。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关键词为生长素,也可以用于复习《生命的结构基础》,关键词为细胞。 二、概念延伸法

笔者的概念延伸法,一般是在理解课本概念、区别概念的时候用到的。概念是某一节内容的理论基础,有时候一个概念里涉及了某一个过程发生需要的条件、底物产物,如光合作用的概念;有时候一个概念又总结了某一种物质的本质、生理作用,如酶的概念。每一个概念都是科学的,经得起推敲并有其特定意义的。而且生物学里相似的概念比较多,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别,否则容易因为混淆概念而丢分,比如生物膜和生物膜系统,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种群和生物群落等。那么用概念延伸法是怎么发散思维的呢?笔者用酶的概念做一个例子。酶,指的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短短的十几个字,好像还是很容易背下来,但是细看我们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是场所,第二是作用,第三是本质。酶作为有机物,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RNA,那么具体的合成场所、需要原料、发生过程、遵循原则到底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延伸,笔者可以从一个概念出发,延伸到了DNA转录形成RNA,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终翻译到蛋白质的问题上,也就是说通过酶本质的一个分析,我们可以把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发生需要的条件和场所等问题都给复习完了。除此之外,在生理作用上我们还可以对比激素和酶,作为生物体里微量的有机物,一个起催化作用一个起调节作用,而且通常是放在一起来考查的。这样的方法,用在向性运动的概念上,可延伸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用在内环境的概念上,可以延伸到内环境中以及内环境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用在细胞工程概念上,可以用来对比基因工程概念,它们都属于定向改变生物性状的工程。那么在原理上,操作水平上,操作对象以及步骤上,它们的区别在哪里?通过这样的对比或者延伸,我们复习一个知识点的同时可以涉及到另一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又提高了我们掌握生物学的能力。 三、习题概括法

每一道习题都会考查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考点,特别是模拟题和高考题。高考题是高考专家研究的题型和出题角度。在出题难度上、逻辑性和答题思维的连贯性上,控制得比模拟题好,所以分析高考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题方向,强化记忆内容。分析高考题中针对的考点,并且把相关考点联系起来,可以完成对某一节内容的复习,所以在一些考点的复习上,笔者也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复习。 例如2009年广东高考题:

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从该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______________幼苗。 (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_。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对这道题干进行分析,我们知道它考查了育种的问题:包括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如果在评讲题目的时候只是就题讲题,不进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那么基础知识是没有办法落到实处地复习的。所以在评讲这道题目的时候,笔者一方面通过表格对比各育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原理,总结如何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经过这样的归类比较之外,笔者还做了一项工作,就是找了历年的考查该知识点的真题来进行复习,如2012年浙江理综高考,第32题18分的题目也是考查了该考点。这样通过对题目进行分析和概况,我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