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 14:29: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2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学生能说出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及其方法论意义。 2、通过活动探究,学生能从材料中分析说出矛盾的特殊性三个表现及其方法论意义。 3、通过情境材料案例,学生能分析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难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学法指导】
1、先认真阅读课本,用双色笔做好预习笔记,认真填写预习部分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互相探讨,答疑解惑,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 )事物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着的( )及其每一个( )各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表区 现 别 特征 方法论 二者辩证关原理内容 ( )事物在发展的( )过程和不同 ( )各有不同的特点;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同类事物的共性 要( )矛盾,分析矛盾,勇于( )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 )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①普遍性( )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 )着普遍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每一个事物的个性 存在问题 系联系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 方法论 ①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我们把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从矛盾的特殊性中( )出普遍性,在普遍性的指导下( )矛盾的特殊性。 ③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注意 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二、深入学习 活动一:矛盾普遍性 思考: 1、你认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理想社会中是否如他所愿没有任何矛盾? 2、有学生认为,高考结束了,我考上大学了,矛盾就结束了。你认为呢? 活动二:矛盾的特殊性 活动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阿凡提所在的村有个财主,非常的霸道,为村民所厌恶,阿凡提决定惩治他。于是阿凡提开了一个染布店。财主为了捉弄他,拿了一块白布,问阿凡提是不是什么颜色都可以染,阿凡提说是。于是财主要求阿凡提染一块既不是红色,也不蓝色、绿色等所有颜色的布。阿凡提痛快接受了,于是财主把布给了他,又问:“什么时候可以拿布”。阿凡提说你到那一天来拿,既不是星期一,也不是星期二、三、四、五、六、七的任何一天,到那一天你来拿就是了。 思考:材料中颜色与白色、红色、蓝色等是什么关系? 三、堂测堂练 1.(2016·江苏单科,29,2分)有研究表明,与眼睛相比,耳朵在分辨模式的微弱变化上具有独特的能力,据此发展起来的数据声音化技术,能帮助科学家们检测癌细胞,并探测来自太空的粒子。这蕴含的哲理是( ) A.不同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B.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其特殊性 D.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2.(2014·新课标全国Ⅱ)“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