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10:14: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2、无产阶级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贡献? 3、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程。 4、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目的。

第二讲 五四提出的新课题: 用什么思想来教育人民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五四前后中国社会各阶级所宣传的思想政治主张以及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和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五四前后中国社会各阶级所宣传的思想政治主张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政治主张 1、反复宣传三民主义

(08考研)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2、批判封建道德,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将三民主义与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相对照。 民族主义——自由 民权主义——平等 民生主义——博爱 3、简评: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政治主张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体现了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向;

(2)、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反满”口号下,将反封建目标全部聚集于满族封建势力,汉族封建势力几乎未受冲击,以他们为载体的封建专制主义大量地保留下来; (3)、中国资产阶级软弱的本性,使其思想政治主张难以贯彻下去。 (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主张:

1、在政治上,攻击和否定民主制,鼓吹君主制;

2、在思想上,大造尊孔复古的反动舆论,大力宣扬孔孟之道;

简评: 这些逆潮流而动的反动思想宣传和教育,虽然猖獗一时,但终将被人民抛弃。 (三)、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主张

1、代表人物:张继、刘师培、何震、李石、吴稚晖、刘师复、郑彼岸等 2、内容:主张无政府主义(anarchism)

无政府主义的根本思想就是主张不要政府、不要国家、完全自由。 简评:

1、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在五四运动以前,无政府主义传播比马克思主义广,影响比马克思主义大。

原因:它们反对封建主义,不要清王朝和北洋军阀政府,主张推翻他们的统治,符合人们的要求和愿望。

2、无政府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

十月革命前:批判和揭露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专制思想;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同情工农;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思想。

十月革命后: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宣扬复古思想。他们把无政府主义思想与老庄联系起来,称老子为“中国无政府主义发明家”。

(94年单选)7.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学说的主要根据是( ) A.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程度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C. 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情况 1、介绍的主体 :

(1)、《万国公报》和《大同学》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介绍; (2)、中国人在自己的译著中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介绍; (3)、资产阶级改良派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介绍 ; (4)、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介绍; (5)、无政府主义派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介绍。 2、介绍的内容:

(1)、初步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与功绩; (2)、初步介绍了唯物史观的某些观点;

(3)、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作了力所能及的介绍;

(4)、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罪恶,提出了中国应当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设想。 3、介绍的评价

(1)、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介绍、歪曲、怀疑马克思主义; (2)、中国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不成熟。

(95年单选)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阐述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是人类生活中的新纪元,使世界革命的胜利,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在论战中宣传、捍卫马克思主义学说 (1)、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一是中国要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的问题;

二是中国社会问题要不要以革命手段实行“根本解决”的问题; (2)、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二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方法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主义的问题; (3)、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第一,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问题 ; 第二,关于自由问题; 第三,关于生产和分配问题。 三次论战的意义:

通过以上三次论战,解决了在中国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不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要不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样几个根本问题; 三次论战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的巨大作用

1、促进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并使其中的优秀分子成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2、使先进的人们对工农群众的态度和改造社会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3、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 结论:

1、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不平坦的,它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逐步成长和发展壮大的;

3、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思想,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96年单选)6 、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 革命对象不同 教学参考书:

胡庆云.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史 1994年版 俞祖华.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 1999年版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民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高军.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1986年版. 课后思考题:

1、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同三大非马克思主义的区别。

第三讲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国共产党一大到五

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和党在工人、农民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共产党一大到五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及有关措施;2、工农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98年)7.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同共产党人主张相近的国民党左派领袖是()

A.邓演达 B.谭平山 C.廖仲恺 D.陈友仁

(07年)9.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党的初创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1、广泛系统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统一建党思想; 2、创办工人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宣传; 3、开办文化补习学校,启发工人的觉悟; 4、发动和组织工人,成立工会组织 ; 5、创办书社,销售进步书刊 ; 6、注重做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中国共产党一大到五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及有关措施 (一)、中共一大:标志我党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产生 1、其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 : (1)、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大党的纲领:领导工人用阶级斗争手段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2)、指出了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 (3)、提出了加强对工人运动领导的措施 ; (4)、培养和吸收工人骨干入党 。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