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知识、侨法知识竞赛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46: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统战知识、侨法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及统战基本知识方面(每题1分,共55分)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主题是( )。

A、增进友谊 B、发扬民主 C、大团结、大联合 2、( )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面旗帜。

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3、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 ),决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决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

A、重要法宝 B、重要手段 C、重要工作

4、中央于( )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

A、2005年7月24日 B、2006年7月14日 C、2006年7月24日 5、简单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 )的联合。 A、集团 B、政治力量 C、政党

6、2006年7月,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同志作了题为( )的工作报告。

A、《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 B、《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 C、《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7、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新时期统一战线正式定名为( )。

A、革命统一战线 B、爱国统一战线 C、民主统一战线

8、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已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A、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拥护祖国统一的劳动者 C、全体中华儿女

9、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根据新的变化,把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概括为15个方面,其中新增成份是( )。

A、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B、工人、农民 C、海外华人、华裔

10、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创刊词中指出,( )、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A、统一战线 B、政权建设 C、正确路线

11、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6位国家副主席中有( )位党外人士。

A、2 B、3 C、4

1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是在( )上确定下来的。

A、中共八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六大 13、党委统战部的基本职能是( )。

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B、为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 C、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安排人事 14、统一战线的工作重点是( )。

A、民主党派成员 B、无党派人士 C、党外代表人士 15、各级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是( )。 A、办公厅(室) B、宣传部 C、统战部

16、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 )的联合党校,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

A、统战干部 B、无党派人士 C、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17、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 )。

A、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8、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以外还有( )个民主党派。

A、8 B、9 C、10 19、民盟的全称是( )。

A、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B、中国民主同盟 C、中国民主自治同盟 20、中国民主建国会的成员以( )中上层人士为主。

A、文教界 B、经济界 C、医药界 21、中国民主促进会的简称是( )。

A、民进党 B、民进 C、民促 22、农工民主党发展成员以( )为主。

A、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B、工商经济界人士 C、教育、文化、出版界人士 23、中国致公党发展成员以( )为主。

A、归侨侨眷 B、华侨华人 C、台湾省籍中上层人士

24、九三学社最初是“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 )这一历史性日子,改称为九三学社。

A、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C、光复台湾

25、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 )年“二·二八”台湾人民起义失败后,起义领导人为继续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斗争而成立的一个政治团体。

A、1946 B、1947 C、1948 2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一党制 B、多党制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7、中共中央先后2次颁发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时间分别是( )。

A、1991年和2005年 B、1998年和2005年 C、1989年和2005年 28、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9、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 )。

A、知识分子 B、自由职业者 C、新阶层人士

30、在新世纪新阶段,各民主党派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

A、拥护祖国统一的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探索并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民主集中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2、党外人士安排包括政治安排和( ) 。

A、生活安排 B、实职安排 C、兼职安排

33、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多党合作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 )的方针。

A、又团结又斗争 B、团结、教育、改造 C、团结—批评—团结

34、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要以( )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