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反思、互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3:27: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川大附小 张兰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我力图通过读好人物对话来掌握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提升语言素养和人文情怀。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尝试通过学习默读、分角色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从而读懂课文内容。 2、巩固认识生字,渗透认识”仰”“酸”“励”“退”,认识偏旁“酉”。 指导写好 “信”。 3、在语境中理解 “鼓励” “连连告退”。通过做动作及对比掌握“仰”“俯”;通过朗读理解 “自信”等重点词语意思。 4、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渗透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人物的内心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理解内容。在对比中体会蚂蚁的自信与努力,巨人的胆怯。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克服困难。 二、教学重点:随文识字,通过指导入情入境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读整体回顾课文,体会巨人的胆怯及蚂蚁的自信。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3)

1、师:(提前板书课题、画好通天树,贴好“我积累。我快乐”版块)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读《上天的蚂蚁》.,打开书69页,自由大声地再读读这个故事,读完请坐直。(生自由读)

二 精读课文,品词读句。 1、回忆课文、整体感知。(3分)

(1)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呀还得从这棵树说起。

1

课文是这样说的,谁来读?(出示: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指名2生读。全班读。

(2)师:白胡子爷爷告诉我们这是一棵通天树,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文中都有谁想爬上去?(蚂蚁、巨人)会学习的孩子和我一起写。(师板书:蚂蚁 巨人)

文中哪个词介绍了巨人的样子?(出示词卡读:身强力壮、身材魁伟、)什么样的巨人?读:身材魁伟的巨人。(板书:随手擦掉“巨人”,贴大巨人字卡)

那小蚂蚁又是什么样?文中找个词(出示词卡:很小很小,)读,(师板书:擦掉“蚂蚁”贴变小的蚂蚁字卡。)

(3)师:面对通天树,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答案都藏在故事里!我们先去看看巨人的表现吧。

2、指导朗读,体会巨人的胆怯。(2—7自然段) (1)学习默读。自学2—7段。

师:请看到2-7自然段。原来我们学过指读,大声朗读,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读书方式:默读,(出示金钥匙)丁丁告诉大家,默读就是手不指书,怎么看呢?生:眼看;还有嘴不出声,怎么读呢?生:心读。这样能帮助我们读得更快,边读边思考!我们就来试一试。(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2—7自然段。2、想想巨人是怎么想的,又是什么说的? (2)抓动作“抬头仰望”“摇摇头”“连连后退”体会,随文识字。

1、师:默读完的同学请坐直。我们来看看巨人是怎么想的。.(出示句子:3段。)谁来读第一句话(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2生读,生齐读,奖励大家往下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2、师:什么叫仰望?谁来做做动作。(一生做)原来仰望就是抬头看。(出示字卡:仰)那这样呢?(师做俯下的动作)出示:俯,对比仰,发现了什么?(单人旁,都跟人有关,意思相反,这是一对反义词,贴于”我积累 我快乐”处)

3、 师:巨人是怎么仰望的?想来当当巨人吗?全体起立,我来旁白:(生抬头仰望)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抬头仰望,望呀,望呀,望着这棵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望不到树尖;望呀,望呀,踮起脚尖儿还望不到树尖;望呀,望呀,他望见了小鸟,望见了白云,巨人的脖子都仰酸了,可还是望不到树尖。巨人们,脖子感觉怎样?请坐,这种感觉就叫出示词卡“仰酸了”。1生读, 齐读词。看,(出示字卡:)这就是“酸”,左边是“酉”字旁。(师板书,)酉字旁表示和酒有关,你见过哪些字里有这个“酉”字?(生说师板书酒、酸、)相信在很多字中都能发现酉字旁。刚才大家仰得太久,脖子都:(出示:仰酸了。)那写字写得太久,就叫:手都写酸了。 4、带着刚才这种感受,我们再来当当巨人,读(3段)假如你是巨人,你现在还想不想爬到天上去?(不想爬了,想爬,师评:哦,你是这样想的)我们来看看巨人是怎么说的?出示,(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到天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师引:现在你就是巨人,望着这棵很高很高的通天树,一二大组再读,评,三四大组读,评。 5、师:老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他这样鼓励巨人? (出示,1生读: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出示鼓励)大家读这个词,出示词卡“鼓

2

励”,这就是鼓励的“励”,是个力字旁,原来鼓励就是要给别人力量,我们一起来鼓励巨人,(齐读)在生活中还有谁像这样鼓励过谁呢?同桌互相说一说,抽4生说。 鼓励 ,试一试吧, . 我们再来读读文中的白胡子鼓励巨人的话,(生齐读)可是巨人却说,(出示):一生读,师评:谁像他这样再读,板书:“我不行”。巨人(带读)7段。什么叫连连告退?一生说意思,你能来做动作?一生做出后退的动作,这只能叫告退,连连告退呢?(做对了,教大家读词)这就叫出示词卡,读——连连告退。巨人就是这样连连告退,终于—跑掉了!(取掉巨人词卡)

3、蚂蚁的努力(15分)

(1)、自读感悟 2分钟

师:面对这棵:(带读)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云霄的通天树巨人连试都没试就吓跑了。那只很小很小的蚂蚁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8-13自然段.(出示学习单二)一起读:和同桌分角色读好8-13自然段,加上表情动作,把自己当成故事中人物来体会)我一会请读得最认真的同桌来读 (2)、抓住语言分角色朗读,体验自信。 A、再现课文情境读出自信。3分钟

师:(请一方同桌起立,其他同学读旁白,并想想他们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3生评价)

B、 创设生活情景,体验自信。5分钟

师:我也想来参加,我来演老爷爷吧。谁想来当蚂蚁?这次只出示对话。(出示对话)

“我能爬到天上去!” “你在哪儿?”

“您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你能行吗?” “我能行!”

师(演老爷爷俯下身子)问:通天树那么高,你的个子又那么小,你能爬到天上去吗?

生齐读:我能爬到天上去! 师:恩,我想问这只小蚂蚁,你能爬到天上去吗?(读第1

句)(2生读)。(面向全体)小蚂蚁们,你能爬到天上去吗?我没看见你呀,你在哪儿?“您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师:面向全体,“你能行吗?”(面向个别)可是连身材魁伟的巨人都连连告退了,你能行吗?(生:我能行!)路途非常遥远,会遇到很多危险,你能行吗?(生:我能行!)(小蚂蚁们,你能行吗?(我能行!)板书:我能行 C、随文识字,写一写“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