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3:24: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2、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姑苏行》)同学们,昆明因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春城”的美誉;广州有“花城”之称,济南有“泉城”之名,重庆被誉为“山城”,拉萨是著名的“日光城”,上海被称之为“申城”。那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是哪两座城市呢?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水平如镜的西湖引人入胜。那苏州又有什么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呢?
2、“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通过朗读文字去神游苏州园林。
二、 图说苏州园林——欣赏天堂风光
1、(播放《苏州园林》图集)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对苏州园林的感受。 示例:我感觉眼前看到的园林景致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其实,苏州园林之所以这样美不胜收,得益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造诣。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苏州园林。
苏州大大小小园林大概有50 多处,园林景致可谓美不胜收,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园林艺术中的代表和典范。那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特征呢?它的艺术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三、检查预习 1、注音:
池沼、轩榭、丘壑、嶙峋、镂空、蔓延、着眼、蔷薇、败笔、斟酌 2、释义:
重峦叠嶂 自出心裁 因地制宜 俯仰生姿 别具匠心 四、 概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的谋篇布局 (一)默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
1、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注意中心句应该是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1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2、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提炼,是否发现说明文中心句的特点了呢? 预设: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
3、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容了。下面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4、小结:我们跟着叶圣陶先生不仅欣赏了优美的园林风光,还学会了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串联每段的中心句。 (二)速读课文,明晰说明顺序。
1、同学们,此文可以说是说明文中的“标本”,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 预设: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总说,介绍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和影响。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中间八个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2、非常明显,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重点是如何把第二部分的内在顺序理清楚。 预设:(1)第二自然段为一层,其余为一层。因为第二自然段介绍的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2)后面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所以还是“总—分”的关系。
3、这里也是明显的“总—分”结构。那么,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位置呢? 明确:不能,因为后面的四个自然段,分别照应了第二段中总特点后面写到的四个方面。 4、后面第七至第九自然段是从哪个角度介绍苏州园林的?
预设:后面三个自然段是从苏州园林的局部、细处介绍了苏州园林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
5、小结: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是紧紧围绕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来写的,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特征突出。我们一起来勾画本文的层次。
6、拓展:跟叶圣陶学说明文的谋篇布局,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假如明天我们写一篇说明文,该如何安排结构?
示例:我学到了写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写,可以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写出层次,还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照应。
7、小结:写说明文谋篇布局很重要,请大家记住要“抓特征,明层次”。在梳理结构时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大家读一读,说说你对此结尾的看法。 预设:我觉得这是故意给文章留出让读者品味的余地,可以说的还有很多,但又不说完,让读者自己去欣赏和了解,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2
? 叶圣陶先生曾经也是一位语文老师,而且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哪一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曾在小学任教达十年之久。以后,在中学、大学教书,还担任过编辑。“五四 ”前夕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颇受文坛好评。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语言精练,被赞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代表作有《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本文是作者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最初是以“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 年第4 期上。 ? 读了这则材料,大家说叶圣陶这一结尾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示例:作为一篇序文,《苏州园林》已经非常成功了!结尾简单的一笔就收到了“无声胜有声”“言尽意不尽”的艺术效果。
五、细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语言
1、叶圣陶先生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本文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堪称说明文的典范。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叶圣陶先生去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吧。老师从文中摘出了五个句子,大家一起来品析品析。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5)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 请同学们从这5 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写出赏析文字。 示例:
(1)第一句。“标本”在句中是典范、样本的意思,说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第二句中的“ 一切”和“ 决不”两个词语不能删掉,表示语气的坚定,强调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点。
(3)第三句,我认为句子中的“技术”侧重于实效,可以大量复制,而“艺术”则讲究独创,无法被复制。
(“艺术” 强调个人独创,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两个词词义同中有异,既赞美夸赞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高超技艺,又强调了园林设计独具匠心的艺术性,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用词准确又严谨!)
(4)文中描写藤萝的句子,“珠光宝气”“盘曲嶙峋”两个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出了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和沁人心脾 。
3